作者:赵宇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22 19:31:26
选择字号:
跑赢天灾 织金小城的惊险一夜

 

近期,随着暴雨、热浪、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也逐渐攀升,对公众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威胁。

面对来势汹汹的极端天气,人类如何跑赢天灾?7月16日,“绿镜头·发现中国”报道组走进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寻找问题的答案。

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山高坡陡,深沟纵横、峡谷交错,受季风气候影响,常年雨量充沛。“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作为贵州省暴雨中心之一,织金县常面临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风险。

2024年6月21日晚,惊雷划破夜空,织金县突降特大暴雨,其中熊家场镇日降雨量达299.1毫米,过程降雨量320.6毫米,来得急、强度大、破坏力强,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即刻上演。

“当天11时,气象部门就发布了《气象信息报告》,雷达回波图显示织金县面临强降雨威胁,我们第一时间采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号,指挥中心立即召集14个部门到县灾害性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开展联合会商调度。”回想6月21日的惊险一夜,织金县气象局局长黄世继仍心有余悸,“15时我们发现强降雨回波已经达到警戒区边缘,15时01分就发布了第一条雷电黄色预警,18时58分布第一条暴雨预警,告知各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6月21日晚,织金县应急指挥中心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厅一侧,气象局工作人员都在严阵以待,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上的“织金县气象防灾减灾智能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以织金国家基本站、雷达监测站、常规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数据为基础,每小时及时同步织金县的降水实况、气温实况、风速实况、冰雹预报、风暴追踪等气象信息,一旦出现异常波动,工作人员能及时发送预警信号。

(“织金县气象防灾减灾智能服务平台” 织金县气象局供图)

大厅另一侧,应急管理干部们围聚在“智慧应急”系统屏幕前,根据实时监控画面研判雨情汛情,商讨应对措施。织金县“智慧应急”是可视化线上监管系统,接入了织金县公安、气象、水务等部门的监控设备,能对全县33个乡镇(街道)内的河道、水库、人员密集场所进行线上实时可视化巡查。

(“智慧应急” 系统 赵宇彤摄)

(织金县“公安天网” 织金县气象局供图)

然而,在织金县这样地形复杂地区,想要筑牢防灾减灾的“最后一公里”,离不开制度和人员的保障。

“我们创建了‘干部结对叫应’机制,针对本地区15个地灾点345户1282人进行点对点叫应。”熊家场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晚23时,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接到气象局预警信息后,熊家场镇各干部迅速反应,第一时间以电话、应急广播、“大喇叭”等形式告知结对群众,并组织转移。

从织金县气象局第一时间打出气象预警“信号枪”,到县应急局借助“智慧应急”实时指挥防汛工作,再到各乡镇干部守牢安全底线,6月21日织金县特大暴雨共开展叫应24621次,24个乡镇418户1253人紧急撤离转移,创造了零伤亡、零失踪的记录。

“宁可听骂声,不愿听哭声。”黄世继表示,未来织金县仍将进一步深化以气象预报预警为先导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服务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贵州省气象局表示将进一步筑牢气象科技“烽火台”,在毕节织金、黔东南“两村”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地开展“百米级、分钟级”预报试点建设,并探索在复杂山地环境中,AI大模型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方面的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