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费思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22 7:21:38
选择字号:
“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在广东河源举行

 

7月20日,在广东河源万绿智慧农场广袤的田野上,无人驾驶旱旋耕机、无人驾驶水旋耕机、无人驾驶平地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驾驶直播机等20多台(套)智能农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成员的遥控下,或单机作业、或多机协同,有条不紊地向观摩代表们演示水稻耕种管收的无人化智慧生产全过程。

在广东河源万绿智慧农场,无人驾驶高地隙喷雾机作业演示。费思迎 摄

  ?

记者获悉,这壮观的场景,是工厂化农业与农机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的无人化农机现场作业演示环节。本次现场会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和河源市东源县人民政府承办。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赵春江等院士专家在内的,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园区代表共150余人齐聚一堂,以“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与装备”为主题进行技术交流。

在广东河源万绿智慧农场,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指导工作。费思迎 摄

  ?

罗锡文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专项自实施以来,在无人农场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高产记录,得到农民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推动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发展。接下来,要从提高作业精度、可靠性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加快技术攻关,同时扩大技术应用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考虑将应用领域从种植业拓展至养殖业。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农业新质生产力。”罗锡文团队核心成员、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员胡炼表示,华南农业大学无人农场技术实现了耕收管种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长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在广东河源万绿智慧农场,无人机正在进行施药作业。费思迎 摄

  ?

据介绍,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在国内15个省启动了30多个无人农场建设,配置了100多台(套)智能农机装备。其中,湖南益阳大通湖再生稻无人农场2023年实现了两季亩产1290.1公斤。本次现场作业演示所在的河源万绿智慧农场,是在广东建设的7个水稻无人农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目前4200亩稻田已进入收获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