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李港,夏利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16 20:01:00
选择字号:
大学教师“充电” 从“识树”开始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开展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训

 

“作为林学与园林学院的教师,虽然我们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但认识树木、了解树木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林学人认识自然、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根本。”7月11日下午,安徽农业大学林学楼二楼报告厅,80岁的退休教师吴泽民教授站在讲台上,面对当年的“学生”,现在已成为学院教育教学主力的教师们,以《树木学——林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开篇,娓娓道来。

“这一课,我们责无旁贷”

吴泽民是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的首任院长。在接到培训邀请时,他欣然应允。他说,“林学与园林学院有着优良的传统,厚重的文化积淀,给年轻人做好传帮带,这一课,我们责无旁贷。”

吴泽民从林业的历史地位、树木学、森林研究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树木学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个体、群落,讲到生态系统及景观;从安徽植被分区的2个带、3个地带、7个植被区、13个植被片,讲到大别山北部的植被区、皖南山地丘陵植被区;期间,他还展示了诸多珍贵的史料图片,其中不乏吴泽民亲自手绘的植物形态对比图。

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吴泽民中途没有休息,台下也无人离开。为了满足出差在外、不能线下参加培训老师的要求,还同步开启了线上模式。

“吴老师80高龄依然坚守讲台,讲述着安徽各地不同森林的植物,对植物的特点、拉丁学名如数家珍,老一辈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情怀,让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讲座中,林学系教师陈名君全程记录,更表示“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游园式”教学

专题培训课一结束,参加培训的全体教师们随即跟着学院原院长、退休教师黄成林教授的步伐,开始了“游园式”教学。

“我们就从林学楼前面讲起,大家看看,这两盆是‘盆景’吗?”刚走出林学楼,黄成林开启了现场提问。

面对每天路过、再熟悉不过的两株罗汉松,被黄成林一问,现场有些老师顿时“紧张”起来。

“不要看见这两株罗汉松形态和盆景相似就说是盆景,其实这样露地栽植的罗汉松是整形的,云片平整、层次分明的造型树,作为林学人,咱们应该要准确的使用专业术语,不能闹笑话。”黄成林说道。

他提出,要多观察、多比较每个树种的特征,包括树形、树干到树叶,这样在给学生授课时,才能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从认树识树,讲到病虫害防治、植物造景、园区绿化,黄成林滔滔不绝。

“林学人就要像这树木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江淮大地是你们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你们贡献一份力量。”黄成林像对待刚入大学的学生们一样,语重心长地和老师们交流。

“感受最大的就是一种精神和力量,一种独属于林学人的宝贵传承。”林学系年轻教师吕佳斌说,“老一辈林学人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对科研的严谨负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对教书育人的坚定坚守。我会接好老一辈的接力棒,走好我们这一代林学人的长征路。”

走进野外自然林区进行实景教学

除了专题讲座、“游园式”教学,该学院还开展了野外自然林区的实景教学,让培训继续“升级”。

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堂寨镇集体林区,学院副教授王雷宏、高级实验师张利萍带领老师们先后深入拴旗岭和大槐树瀑布,认识、了解了百余种树种。

“由于人类的多年经营,目前该林区主要植被类型是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林、黄山松林和杉木林,海拔较高区域还分布着一些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低海拔区域还残存少量天然次生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垂直带谱还是很明显的……”对林区整体植物数量、特征、习性和分布区域等,王雷宏了如指掌。

“像软条七蔷薇、钝叶蔷薇、金樱子、插田藨这些蔷薇科植物,仅凭植物志、教材的形态描述,难以区分,掌握较难。经过王老师现场实物的比较、讲解,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林学系教师王士娟说道。

林学系年轻教师方立东说,他读书期间一直在研究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工作后来到安徽农业大学。他认为,这次培训简直是“及时雨”。“做林学研究,需要真正走进森林,去面对真实复杂的林业问题,尽管研究可能充满挑战,但这也正是林业工作的魅力之处。”

 野外林区实践教学现场图。安徽农业大学供图

作为此次培训的“总策划”,林学与园林学院院长徐斌把培训主题——“识树”看得很重要。他说,“身为一名林学人,走进基层,深入山林,老百姓不会管你是做生态的,还是研究病虫害的,这棵树叫啥名,出了问题该咋整,你要是一问三不知,是要让人笑话的。”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水平,是影响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徐斌表示,本次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培训,不仅是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实践教学贯通融合,更是通过教师向学生的身份转换,传承、涵养育人情怀,拓展、丰富知识体系,锻造、蓄积教学能力,进而促进科研、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过硬。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