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如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9 10:30:30
选择字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在京发布

 

  ?

6月26日,由《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主办的“阐弘共振—— 2024年医学影像新技术产学研医融合创新论坛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uMR Jupiter 5T,世界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专刊发布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社发布5T专刊,这是世界首创的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首次集中在中文学术期刊发布。

  ?

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下同)

据介绍,专刊策划的初衷是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积极推动国内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5T超高场磁共振的成果转化,刊发了众多国内顶尖学术团队的创新应用成果,涵盖了超高场磁共振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技术设备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主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洪楠在此次5T专刊的评述文章中提到:“5.0T MR成像平台通过创新性设计解决了传统超高场强设备存在的图像信号不均匀、全身成像难等技术问题,使图像质量得以显著提高。目前5.0T MRI已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及腹部成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并已衍生出多种相关创新性技术。”

  ?

专刊封面

专刊详细介绍了5T 超高场磁共振首批创新应用示范单位(共7家)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论坛上,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三甲医院的多名专家学者还分享了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的临床诊疗探索和最新技术进展,展示了最新的诊断技术为患者带来的诊疗获益情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