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发布时间:2024/6/26 16:37:17
选择字号:
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交大人,丁奎岭院士寄语毕业生

 

6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以“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交大人”为主题,向毕业生们送出他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的共同寄语。

丁奎岭。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第一,敢为人先,走出影响和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敢为人先,意味着突破传统束缚的勇气、不畏艰难险阻的信念、敢闯敢试挑战未知的行动,可以是尝试新方法、提出新理论,也可以是开拓新赛道、探寻新路径,进而不断抵达新的高度。面向未来,要把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装进重新出发的行囊,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胸怀全局、着眼未来,勇于跳出已有的框架,做新赛道、新领域的探路者。 

第二,与日俱进,积蓄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力量。面对迅速迭代更新的知识和技术,只有保持活跃的思考与求知的渴望,坚持与日俱进、精勤不倦,方能找到突围之道,形成引领变革的力量。虽然“伟大不能被计划”,但是“伟大可以被积累”,影响和改变世界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都是从推动小进步、解决小问题汇聚而成。毕业是“再积累”的新起点,希望毕业生们在知识爆炸的当下,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筑牢创新突破的根基;立足本职岗位持续钻研、不断精进,秉持“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在与日俱进中寻求“小突破”、获得“小发现”,为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大跨越”积蓄力量。 

第三,海纳百川,在兼容并蓄中影响和改变世界。唯有海纳百川才能打开格局,以“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气度,“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胸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尊重差异、接纳多元、拥抱变化,源源不断地激发出建设美好世界的创新活力。今后更要坚持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要打开个人的边界,善于倾听并接纳不同的声音,深化与他人的理解互信,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打开领域的边界,推动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通过跨界探索激发灵感、实现共赢;打开时空的边界,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果,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互鉴,投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汇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强大动能。 

“影响和改变世界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立足岗位积极作为、锤炼自身日日精进,都可以推动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加美好。”丁奎岭鼓励毕业生们,牢记“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的价值追求,以“扎根中国、胸怀世界”的格局拥抱世界并致力于带来积极的改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