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张小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4 8:01:21
选择字号:
工业大麻产量基因首次被发现

 

记者6月2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研究发现第一个工业大麻产量基因,标志着大麻分子育种领域的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研究为提高工业大麻花叶及籽粒产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培育高产优质工业大麻品种指明方向。同时,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大麻本体中通过基因编辑实现功能验证的研究报道,摆脱了一直以来大麻类植物只能通过烟草等模式植物间接验证的窘境。研究结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工业大麻中四氢大麻酚含量小于0.3%,不具成瘾性,其花穗中的大麻二酚在抗抑郁、抗炎和缓解疼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工业大麻种子又被称为火麻仁,营养成分高,收录于国家药典。我国云南、黑龙江等省份通过地方立法可以合法种植工业大麻。

长期以来,大麻属作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严重落后于其他作物。前述科研人员通过不断摸索,建立了工业大麻的遗传转化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工业大麻基因的稳定编辑。

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两年的集中攻关,挖掘到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大麻产量基因及其上游调节基因、互作基因和下游靶基因,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乙烯调控下的工业大麻花序发育分子网络,并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在这种作物中验证了多个基因功能。对于乙烯在调控大麻花序发育和籽粒产量方面的信号通路进行了阐释,解答了大麻增产的机理。 

该研究得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湘青年英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专项和河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93/hr/uhae16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