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3 21:19:54
选择字号:
增至40余家!首个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公布最新进展

 

6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4晶上系统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公布了中国首个“高通量以太网联盟”(ETH+ Consortium)的最新进展。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和阿里云和联合发起,目前已有北京大学、平头哥、盛科、腾讯、字节跳动、曙光、寒武纪等40余家单位率先加入。孙凝晖介绍,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将在今年9月发布国内首个高通量以太网协议1.0,并提出面向智算场景的网络方案解决方案。

孙凝晖公布高通量以太网联盟最新进展。 图源:2024晶上系统生态大会  ?


在大模型时代,单纯依赖提高芯片性能已不足以应对训练和推理过程中迅猛增长的算力需求,行业的关注点转向了在系统架构方面进行创新。2023年7月,计算所和阿里云联合发起了高通量以太网联盟,希望通过开源开放的技术合作促进创新,凝聚国内网络产业链力量,帮助国内企业率先形成落地产品体系。 

高通量以太网联盟下设协议标准和产业项目两大工作组,其中协议组聚焦高通量以太网协议设计,在兼容传统以太网协议的同时,重点解决其可扩展性不足、负载不均、性能欠佳等问题;产业项目工作组负责对接应用场景需求,组织产业项目实施。同时,联盟特设产业咨询会,负责跟进产业需求、拉动产业资源;设置执行委会制定技术路线图,协同推进各小组工作。 

孙凝晖表示,联盟将于今年9月发布高通量以太网协议标准草案1.0版,内容包括性能提升的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定义,以及国内首个完整开放的在网计算方案。同时,也将发布与协议配套的开源硬件IP、商业版IP和验证原型。

该联盟的两个发起单位中,计算所作为我国首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不仅在高性能网络领域拥有20余年的技术积累,还研制了京兆系列高性能互连芯片,并将对其核心芯片设计进行开源。阿里云则在高性能网络领域多年深耕,提出了端网融合的可预期网络技术体系,并在业界率先实践完成RDMA低延时网络、智算集群网络架构HPN 7.0等先进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实践。就在不久前,阿里云成功入选超以太网联盟(UEC)技术咨询委员会,成为唯一的中国公司成员,与微软、Meta、AMD、博通等,共同推进开放网络系统及核心技术的研发及标准制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