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3 21:18:48
选择字号:
这项研究为水稻的种质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真菌与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开发并展示了TadA-8e来源的胞嘧啶碱基编辑系统TadCBEs,和双碱基编辑系统TadDE能够用于高效率、高纯度、高特异性的植物基因组编辑,为水稻等农作物的种质创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该研究在水稻和番茄中对一系列TadA-8e来源的工程化胞嘧啶和双碱基编辑系统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高编辑活性和较窄编辑窗口的TadCBEa、TadCBEd和TadCBEd_V106W作为高效的CBE,以及一个单一脱氨酶结构域同时实现C-to-T和A-to-G的双碱基编辑系统TadDE。

研究展示了TadCBEa和TadDE在水稻中进行多位点碱基编辑时具有高编辑活性和高编辑特异性,并列举了TadDE在作物功能获得性的工程化改造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基因组编辑工具箱。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9473-w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