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1 22:29:42
选择字号:
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

 

6月21日,第二届商业航天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关村商业航天大会在京开幕,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在会上宣布正式开园,到2028年,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力争入驻卫星互联网企业超过100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超过50家,产业收入规模稳定增长,园区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会上,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商业航天元器件专委会、商业航天载人专家委员会、商业航天产业投资协同发展中心同步成立,并发布《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和《2023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白皮书》。

  ?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点燃商业航天新“引擎”

“商业航天不仅仅是航天经济的引擎,其意义更在于直面服务、打破格局、创造新模式。同时,深度布局‘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开辟新发展赛道布局,也是产业发展关键。”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白照广表示。

“目前来看,商业航天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新增长极,技术迭代快、经济效益高且产业协同强。”在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龙开聪看来,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将有利于全产业链加速汇聚,提高不同主体间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的效率,逐步构建形成创新要素汇聚、成果转化顺畅的产业生态。

今年1月,《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发布,明确支持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

据介绍,丰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以丰台创新中心为核心区域,以“源头创新—成果落地—产品研制—场景应用—市场运维”为发展路径,围绕“聚产业、落场景、造生态”等重点环节,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成为集关键技术攻关、成果交流对接、项目转化、企业落地培育、产品测试认证、典型应用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丰台区“手可摘星辰”

“丰台区依托航天航空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形成以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为主、覆盖全区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大会现场,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介绍,丰台区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之一,拥有航天科技一院、航天科工三院等40余家航天科研院所,国家和市级航天航空领域重点实验室9个,专业人才6万余名。

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崔旭龙透露,下一步,丰台区将创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商业航天标杆孵化器,对接航天一院、三院、十一院等驻区大院大所,加强与卫星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其生态伙伴的协调联动,重点挖掘精密仪器、高端元器件、电磁材料等高附加值商业航天创新成果、设施资源等,形成动态化的核心能力清单、企业需求清单、资源要素清单,并建立常态化的共享对接机制,建设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优质项目转化落地。

崔旭龙介绍,目前丰台区聚集卫星互联网企业近90家,形成了以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为核心,宽窄带通信、导航增强、遥感大数据等为外延的高质量企业集群,构建了一个自给自足且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丰台区将立足‘南箭北星’的全市商业航天空间格局,围绕‘一园一中心’暨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和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新高地”。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丰台区科信局局长赵春丽表示,丰台区已经将重点卫星互联网企业纳入到了区级企业“服务包”和“发展伙伴计划”,予以全方位扶持服务。在提供办公空间服务方面,经认定的企业租用卫星互联网产业园科研及办公用房,可给予最高300平方米房租减免支持。此外,还将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教育等方面为入驻企业给予支持,推动上下游企业融入链主企业的供应链和创新链体系。

在人才引进方面,丰台区将以“丰泽计划”为抓手,帮助卫星互联网企业引进高精尖人才,支持企业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院所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产教联合体。

“看到丰台区为卫星互联网企业提供了这么多政策支持,我们更加坚定了在商业航天领域发展的决心。”即将入驻卫星互联网产业园的星启空间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