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4/6/21 10:30:04
选择字号:
鱼类训练免疫激活调控感染性器官损伤新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阳大海教授课题组从鱼类组织驻留细胞的角度,解析训练免疫激活缓解机体感染性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丰富了对于训练免疫效应细胞类型及调控信号的理论认知,为基于训练免疫的鱼用免疫生物制品开发提供了活体筛选模型。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细胞报告》。

训练免疫是一种新发现的先天免疫记忆模式,髓系细胞和先天免疫细胞等在外源刺激下,能够产生一种新的带有非特异性记忆的免疫反应,在病原二次感染后产生更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且这种效果能够持续数周至数月,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免疫增强剂提高动物免疫保护力的机制。

近年来,课题组结合鱼类养殖产业需求,先后以模式动物斑马鱼、经济养殖鱼种大菱鲆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β-葡聚糖诱导的训练免疫激活模型及鱼体感染性器官损伤模型,发现诱导训练免疫可以有效缓解感染性肝损伤。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发现β-葡聚糖训练斑马鱼幼鱼后,可以提高肝脏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进而抑制肝脏细胞焦亡效应,保护LPS感染引发的肝损伤。进一步地,研究人员系统筛选并鉴定了首个鱼类识别β-葡聚糖的受体DrDectin-1,阐明了其在介导肝脏细胞H3K4me3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线粒体自噬信号激活及感染性器官损伤中扮演的角色。 

肝细胞训练免疫激活缓解斑马鱼感染性肝损伤机制图。图片来源于《细胞报告》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4.11432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