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芸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0 18:42:39
选择字号:
《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024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和“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以下简称《为国铸盾》)一书,于6月20日上午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办新书首发暨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

  ?

图书封面

《为国铸盾》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大协作,共同攻坚克难,铸造中国之盾,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空间、赢得时间的故事。

“如果说‘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名片,那么‘两弹一星’就是中国当代科技成果的名片。”该书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荣正通说,“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写通俗读物,追求内容可信;二是强调国际视野,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看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为该书书名“为国铸盾”点赞,他说:“书名讲清楚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制造一块盾牌。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举全国之力成功研制原子弹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增加了世界和平的力量。这一段历史应该被更广泛地传播,增加我们的民族自信。”

俄罗斯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副总裁瓦维洛夫·奥列格·基莫维奇认为,《为国铸盾》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精神,该书俄文版将有助于广大俄罗斯读者进一步对中国的了解,有助于中俄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交流。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俄罗斯科学院科学出版社签署了《为国铸盾》的版权输出协议。

  ?

签约仪式     出版社供图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又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景等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暨签约仪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老化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转向单陀螺仪操作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