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8 15:43:47
选择字号:
科学家打破常规开发出新型吸附剂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教授李怀光与剑桥大学教授Alexander C. Forse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碳捕集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提出并验证了吸附材料合成的新路径,开辟了碳捕集、碳利用技术的新领域。

  ?

带电吸附剂的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研究团队供图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选择,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采用碱性溶液(例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作为吸附剂的碳捕集方法,具有吸附容量大、效率高和速度快等显著优势,但是吸附产物碳酸盐具有较大的晶格能,需要在900 ℃ 的高温下进行二氧化碳脱附,大大增加了碳捕集的运行成本。如何降低捕集能耗是目前高性能吸附材料研发的关键。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法,通过电化学技术分离带电离子作为吸附位点,成功设计开发了一类新型吸附剂材料,并将其命名为“Charged sorbent(带电吸附剂)”。这种吸附材料利用类似电池的充电过程,在低成本活性碳的孔隙中,积聚大量活性氢氧根离子,并通过形成碳酸(氢)根的方式,迅速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带电吸附剂的直接空气中捕获与焦耳热再生。研究团队供图

与传统的块状碳酸盐相比,带电吸附剂的脱附过程无需克服晶格能垒,因此能在相对低温(90-100 ℃)下完成脱附。同时,由于吸附剂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可以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原位焦耳加热脱附,极大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鉴于带电吸附剂具有高度可定制的孔隙环境和低廉的成本,预计带电吸附剂将在化学分离、催化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吸附热是衡量吸附剂吸附功能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吸附热越大,吸附越强。与其它材料相比,带电吸附剂(PCS-OH)的吸附热显著增加,高达137 kJ mol-1,对二氧化碳表现出极强的亲和力,这为空气中直接捕获超低浓度二氧化碳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带电吸附剂也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连续11天测试中吸附性能保持100%,14个月后性能仅仅下降8%。

在直接空气中捕集测试中,带电吸附剂在25分钟之内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500 ppm降低至大约25 ppm,充分显示出带电吸附剂在直接空气中捕获的优异性能。同时,由于带电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通过焦耳热的方式快速完成吸附剂的脱附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加热方法,这种焦耳加热脱附技术不仅效率高,而且能耗更低。固态核磁测试数据表明,焦耳加热能在极短时间内将材料迅速加热至90℃,实现二氧化碳的完全脱附。

据介绍,上述研究工作亮点多:一是带电吸附剂所采用的原材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是从应用角度来看,除了二氧化碳捕集之外,带电吸附剂的结构多样性将为其它领域的新材料设计提供思路;三是带电吸附剂良好的导电性与焦耳热再生技术的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449-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