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丹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8 14:02:56
选择字号:
科学家研制出“风车型”三通道LED诱导荧光探测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关亚风团队研制出一种小型“风车型”三通道 LED 诱导荧光探测器(LED-IF),并将其应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高灵敏检测中。该工作拓宽了深紫外LED荧光检测器的研制思路和应用方向,也为紫外/深紫外波段荧光分析检测提供了新路线。相关成果发表在《分析化学》上。

团队长期从事高灵敏小型LED-IF及应用研究。在前期工作中,团队通过引入半导体制冷技术,精确控制了大功率LED的结温,降低了噪音与开机预热时间,解决了大功率LED-IF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并研制了集成式双通道荧光检测模块,解决了双通道之间的光谱串扰问题。

多通道LED-IF检测器的激发光和荧光均为非相干光源,其强度随光程增加大幅衰减。因此,合理设计排布多条光路进而保证各通道均具有理想的灵敏度是多通道LED-IF检测器设计关键。

本工作中,团队通过三维光路设计并结合光学模拟实现了检测池附近空间的高光效利用,提出了一种新型多通道LED-IF光路结构。相较于典型的共线式荧光光路结构,各通道收集到的荧光强度均大幅提高。随后,团队配合使用大功率紫外LED、大感光面积光电二极管、球面反光镜,进一步提高了仪器的检测信噪比。此外,团队将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同时分析了6种真菌毒素。结果表明,检测器的检测限优于基于氙灯和PMT探测的高性能商品化荧光检测器。

该检测器的体积、功耗、重量与商品化荧光检测器相比,均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可与便携式液相色谱仪或流动注射系统联用,有望实现水质、空气、食品污染中真菌毒素的现场分析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4c0031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