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上海大学 发布时间:2024/6/15 15:29:58
选择字号:
科学家研制高效红光钙钛矿LED

 

6月12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杨绪勇课题组与合作单位团队,突破了钙钛矿LED红光发射的效率瓶颈,创造了红光钙钛矿LED发光效率的新纪录,将加速钙钛矿LED的显示产业化进程。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

发光二极管(LED)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钙钛矿LED作为新兴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作为显示三基色之一的绿光钙钛矿LED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关键的红光钙钛矿LED性能遭遇瓶颈,尤其在高偏压下光谱稳定性差,制约了钙钛矿LED在全彩显示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单端吸附型配位分子在调节碘基钙钛矿发射光谱的同时,显著降低其荧光量子产率。如何实现高效红光发射而不牺牲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一直是制约红光钙钛矿LED性能的巨大挑战。

研究团队利用一种独特的双端有机分子配位“锚定”钙钛矿表面以稳定其八面体结构,成功克服了钙钛矿薄膜光谱调节和光电性质之间的相互制约,得到的LED器件在纯红光620-650 nm范围区间内光谱连续可调,其中638 nm发射的LED器件外量子效率(EQE)达到28.7%。此外,器件在高达8 V的偏压下,辐射复合中心几乎不发生分离,表现出极为优异的光谱稳定性。

光电特性表征。图片来源于《自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531-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