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远远,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4 16:22:31
选择字号:
盐碱地油菜丰产梦成真
——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镇教授油菜育种创新团队

 

五月中下旬,正是收获油菜的季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黄镇教授团队正在陕西省蒲城县荆姚镇常家村的油菜盐碱试验基地忙碌着测评选育的“陕油1513 ”新品种的各项性状指标和收割、称重……

  ?

“陕油1513” 在盐碱地品种试验区丰产长势。

  ?

研究团队考察“陕油1513”品种的花期田间表现。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渭北蒲城的盐碱地,这个曾经是不毛之地竟然长出了油菜,获得丰收。

耐盐碱的“陕油1513”新品种

黄镇教授向笔者透漏,2023年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陕西蒲城县布置了占地20亩的油菜耐盐碱示范点。在这个示范点种植了120多个杂交组合,200多份种质资源和6个品种的大面积示范。这个示范点的土壤盐成分主要是硫酸钠与氯化钠,其水溶性盐浓度高达3.5克/公斤,pH值达到7.5,是一块典型的盐碱地。“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才能真实地观察和评估出各油菜品种在盐碱地中的生长表现和适应性。”黄镇说。

除了在陕西省表现出色外,黄镇教授还介绍到,在江苏盐城耐盐碱示范点,当pH值为7.1,且土壤中以氯化钠为主的水溶性盐浓度达到5克/公斤时,“陕油1513”长势也明显优于一般品种。

“2023年冬季,在新疆奇台县盐碱地示范基地,‘陕油1513’在pH值为8.4,水溶性盐浓度为20 克/公斤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很强的耐盐碱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零下20摄氏度严寒条件下,‘陕油1513’也能安全越冬,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抗寒性。”黄镇进一步补充说。

据了解,2024年春,共有200余个组合,4个品种在宁夏盐池县惠安堡镇油菜耐盐碱示范点示范,这里水溶性盐浓度18 克/公斤左右,pH值达到8.5。但截至目前,“ 陕油1513”的出苗率达到8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性。

让盐碱地油菜丰产梦想成真

“油菜作为我国种植的第一大油料作物,所产菜籽油占国产食用植物油的近50%,在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中占据核心地位。然而,目前我国油料供给形势严峻,70%的食用油依靠进口,因此,急需扩增油料的播种面积”。黄镇教授深刻阐述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指出,“然而在我国西北及沿海地区存在大量的盐碱地,合理利用这些土地资源,开展油菜种植,是缓解我国食用油缺口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盐碱地上种植油菜并非易事,因克服高盐高碱对植物正常生长的胁迫作用是个世界科学难题。

黄镇教授自2009年起,致力于研究在我国西北等地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性油菜品种,以期改良盐碱地,并扩增油菜种植区域。

在10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黄镇与团队16名成员这些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围绕油菜种质创新、关键基因挖掘、优异油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先后选育出20多个油菜新品种。其中,强耐盐的“陕油1513”“西油7号”“陕油55”“陕油100” 等油菜新品种7个。这些品种在我国新疆、陕西、宁夏和长江下游等多个生态区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特别是在耐盐碱性与抗寒性方面表现突出。

与此同时,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油菜耐盐碱评价体系,克隆了多个耐盐碱基因,发表了10多篇耐盐碱学术论文,获得了2项关于油菜耐盐碱基因的专利授权,并成功获批了。

盐碱地油菜花开又高产之梦正在变成现实美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