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承办的2024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暨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年会在青召开。年会主题为“蓝梦共潮涌,科普向未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普作家、科普理论研究专家、投身于科学普及事业的科学家、科普创作爱好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年会现场,孙松在致辞 廖洋摄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茂椿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始终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积极推动科普创作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学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增强海洋科普成效;举荐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科协工作。此次年会是一次知识交流、思想碰撞的盛会,也是一次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王京春认为,海洋科普专委会近年来通过策划出版海洋科普图书、举办院士科普沙龙、开展海洋研学等形式,在海洋科普创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年会现场,刘文菁在作报告 廖洋摄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夏庆刚表示,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是山东省科协所属学会的重要一员。山东省科协将在搭建学术平台、人才培养举荐、科普教育活动、深化协会改革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助力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孙松说,海洋科普专业委员已经走过了九个春秋。这九年,同仁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致力于将海洋科普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翟世奎表示,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始终坚持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繁荣科普创作、不断壮大山东的科普创作队伍、提高山东的科普创作水平为宗旨,加强自身建设,重点抓好精品科普图书创作、优秀科普作品评奖、举办大型科普活动、组织科普理论研究等工作。
会议期间,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三忠、李建平分别做了“元地球与数字孪生”“气候变化与海洋碳中”主旨报告。两个报告面向国家需求和规划,立足科技前沿,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让大家了解了科普薄弱领域,鼓舞了大家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大家的创作灵感。
年会当天还开展了“探索新时期海洋科普创作的重心和张力”“融媒体时代的医学科普创作”“智能时代的人类创作”3个特色分论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