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成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3 12:29:25
选择字号:
创新生物医学工程,应对全球健康挑战

 

在全球卫生健康领域,人类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中,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问题日益增加,环境恶化也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生物武器的潜在风险也给全球卫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上述一系列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关注,采取行动并抓住机遇。

生物医学工程是结合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与工程学原理,开展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卫生学的研究,开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学方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改善卫生状况等目的。生物医学工程的创新已在应对全球卫生健康挑战中发挥引导作用,比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够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远程医疗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扩大全球卫生治理的覆盖范围,而基因编辑技术则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我们需要以人才、技术研发以及医疗器械成果转化为核心要素,制定并采取一系列推动策略,即构建人才培养的体系、打造精英团队,增加研发投入、研发新药和更为先进的医疗器械,加快创新医疗器械科技成果的转化、商业化和应用。

那么,为了更好地提升全球卫生健康水平,生物医学工程应该朝着以下5个方向创新发展:

一是聚焦肿瘤精准诊断治疗,推动肿瘤超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技术的研发。二是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开展全脑在体单神经元实时成像分析技术的研发,为脑科学研究提供新方法。三是针对重要器官的损伤修复,开展仿生制备、生物打印、类器官实时监测等新技术的研发,探索器官相互作用机制并构建新药筛选平台。四是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融合,开发AI赋能的创新医疗器械,建立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在创新医疗器械、高端科学仪器设备、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成就。五是先进生物医学材料的创新,如3D打印生物材料和干细胞用于复杂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而利用生物陶瓷干细胞作为神经结构生物墨水,可为解决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和骨裂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深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国际和地区合作,以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与国际社会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