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4/20 17:02:45
选择字号:
增产超50%!我国短生育期油菜大面积示范成功

 

4月19日,“稻-稻-油”模式短生育期油菜品种观摩活动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举行,经现场测产,产量比当地主推油菜品种增加50.95%,生育期约170天,创造了“稻—稻—油”三熟制模式下油菜百亩机收实产新纪录。这为利用长江流域和南方冬闲田扩大油菜面积、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

  ?

中油早1号百亩连片示范区。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供图

经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田间评价,遂川县雩田镇堂境村100亩“稻—稻—油”周年轮作连片种植的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分段机械实收亩产达166.05公斤,亩产油量约73.33公斤(含油量按44.16%计算)。

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且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供给安全面临巨大风险。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双季稻区光温资源丰富,利用稻田冬闲期种植短生育期油菜(10月20日后播种、次年4月25日前收获)、发展稻油多熟制生产是在确保粮食生产基础上增粮扩油保供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稳定支持下,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针对稻油多熟制区域开展技术攻关。该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团队成功培育出产量和抗性优良的短生育期油菜品种“中油早1号”。该品种克服了高产高油与短生育期矛盾,在迟播下具有苗期生长势强、冬前不早花、冬后长势稳健、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成熟期一致和适合机械化收获等特征,在三熟制区域种植密度可达3.5万~5.0万株/亩,配套密植高产技术可实现更高产。

2023~2024年,“中油早1号”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的江西、湖南、广西、湖北、浙江等油菜主产省示范面积达5000亩以上,各示范点均实现了“稻—稻(再)—油”模式轮作岔口的从容交接,且越往南方生育期越短,在广西北海生育期仅约130天。

专家介绍,长江流域和南方冬闲田是发展多熟制模式扩种油菜的潜力所在,而缺乏高产优质短生育期油菜品种一直是制约长江流域和南方冬闲田“稻—稻(再)—油”三熟制模式全面推广的技术短板。以“中油早1号”为代表的高产高油短生育期油菜品种的大面积示范成功,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稻—稻(再)—油”模式周年高效生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