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19 14:16:53
选择字号:
“空心化”“高中化”“内卷”……
大学生怎样走出应试教育“后遗症”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甘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为什么学生进了大学很不快乐?其中一个原因,现在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像生产车间。”他还表示,即便是国内顶尖高校的学生也普遍感到疲惫、焦虑。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来自高质量教育。然而,近年来,升学竞争、教育“内卷化”、大学“高中化”等与大学生相关的问题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聚焦大学生成长问题,探讨大学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场所,帮助那些有应试教育“后遗症”的学生重拾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为什么大学生更难找到自我

在谈到当代大学生个人成长的现状时,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教授提出,有一部分学生处于“空心化”状态。“空心化”一词形象概括了部分大学生因无法准确定位自我、缺少对自我需求的正确认知、缺乏持续奋斗的动力而表现出迷茫的现象。

施卫东认为,这种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家庭的过分保护或期待,可能会使孩子在大学阶段面临一些适应性困扰;就业、升学等竞争压力加重了大学生的精神负担,致使其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调适等。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看来,比较严重的“空心化”指的是抑郁症,而更为普遍、轻度的“空心化”就是人生意义感或理想、追求的缺失。“在去年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我们调研了大学生的人生意义感,发现很多人都处在寻找而没有获得的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的需求会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提升。在探讨人生的意义时,大部分人已经脱离了安全、生理需求。当代年轻人越来越追求自我实现,这是更高层级的需求,而这条路比追求低层次的需求更加曲折,因为想要明白“我是谁”“我要走怎样的人生道路”,本来就很困难。

青少年和大学阶段是理解“我是谁”,即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年龄段。“大学生之所以越来越难找到自我,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定位变得更加困难。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要确定‘我到底适合哪种生活方式’也会更加复杂。”陈祉妍解释,这就产生了自我同一性达成的延缓,也就是说,生理年龄成年并不意味着心理年龄也达到了能清晰认知自我的阶段。

因此,她希望家庭和高校教育能给年轻人更多探索、尝试和参考的可能性,以及更多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哪种人生道路的机会。

为什么大学越来越像高中

说到“内卷”,大学可谓是“内卷”的重灾区,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的“高中化”趋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日益严重地“内卷”?

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俊告诉《中国科学报》,一方面是因为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越来越多,同时招聘要求发生变化,慢慢出现了学历“通货膨胀”,学生越来越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就将考研作为目标。“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内在逻辑也在发生变化。当本科学历已经不‘保险’,最好是研究生学历的环境下,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

施卫东提到了教育体制导向的问题。“当前的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以分数和绩点为导向。”他说,学校通过绩点、评优、评奖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指标又与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等机会紧密相连。这就致使学生们不得不为了争取更好的机会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绩点和综合表现。

此外,施卫东认为,从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看,学生们在初、高中阶段已经习惯了以分数为标准的竞争方式,进入大学后也难以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应对大学的学习和竞争时,他们往往会沿用初、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和竞争策略,从而形成了“卷”的现象。

李俊对此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尽管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与高中不同,但同学们在进入大学后,其学习和生活仍会受到高中期间学习生活方式、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特别是刚进入大学就确定要读研的学生,会形成清晰的学习策略,无法自由探索并尝试新的大学生活。

如果处理不当,这种“内卷”现象会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施卫东强调,长期忽视个人兴趣和多元发展,会使学生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只关注如何提升成绩,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而激烈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身心健康问题;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也会在此过程中逐渐丧失,最终影响的是其未来职业发展的竞争力。

大学如何成为理想的样子

“在一所理想的大学,学生们需要探索和尝试,找到更适合个人禀赋、能力和偏好的目标。”李俊认为,这样的探索和尝试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但目前还比较缺乏,特别是过去学生接受的教育,并没有教会他们探索的路径和方法。

李俊关注到,有相当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在经历基础教育阶段漫长的学习后,对知识已经提不起兴趣了,也少了求知的好奇心,因为过去的探索是为了应试。

“人的成长是连续的,不同阶段之间的影响很深。尽管很难,但我还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以保护学生兴趣的方式,鼓励他们自主学习,从而使他们进入大学后,仍有好奇心这一内在动力,对未来抱有希望。”

施卫东则表示,高等教育要真正坚持育人目标,除了为学生提供深入的学术知识和技能外,更要培养他们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终身学习者。

为了帮助大学生在学术、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成为成熟个体,施卫东建议,高校要进一步更新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当前行业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强调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除了学术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这些技能对于成人生活和职业成功至关重要。

此外,他还提到,需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生涯规划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探索职业选择,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支持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压力、焦虑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