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5 20:18:47
选择字号:
陈军代表: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在受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带动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陈军表示。

《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其中产业化率仅为3.9%。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同类型专利权人的专利产业化水平相比,还有明显提升空间。而同时,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至于原因,陈军表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风险性事业,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这使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远低于其潜力和预期,制约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具体而言,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科技成果评估、交易、转化等环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此外,科研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也不完善,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使得一些科研人员缺乏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此,陈军建议,有关部门应理顺机制,搭建平台,从体制机制入手,聚焦瓶颈制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各级政府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同向发力,高质量、快节奏打造合作的平台载体,促进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积极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另一方面,要继续探索更加合理全面的人才聘用制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此外,还应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投入。许多初创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资金方面面临巨大压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还需加大资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最后,要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力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