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期推动做好高校和科研机构(含部分高水平医院)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加快专利转化和产业化。
《方案》提出,力争2024年底前,实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2025年底前,加速转化一批高价值专利,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
年关临近,专利的激活和转化应用问题将再一次摆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议事桌上。在《方案》等政策推动之下,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何进一步唤醒“沉睡的专利”,高效挖掘专利的市场潜力,仍面临严峻的实践考验。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用新思路对待专利落地这件事。
专利和人才的“双激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多重视专利的学术价值,而在其商业价值的挖掘上则相对忽视。对于许多学者来说,专利授权即意味着成功,象征知识的传播和学术价值的认可。然而,时代变迁,专利一旦“冬眠”有可能永远无法苏醒。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学术专利的评价体系亟待变革。专利不应仅是“创新性研究”的代名词,更应被视为一项待开发的资产被评价。毕竟,专利唯有在市场中被充分利用,才能展现其真正价值。
欧美高校在专利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确保专利的商业化价值,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普遍建立了商业化前景评估机制,即仅允许具有商业化潜力的技术提交临时专利申请,经过一年的市场接受度评估后,再转为正式申请。而据笔者了解,即便经过严格筛选,市场仍常见大量专利遇冷。这充分表明,专利的激活不仅在于评估其潜力,还需全面考量其市场应用性及开发难度。
“资产盘活,先盘活人。”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的这句名言,在成果转化领域同样适用。
人才的激活,核心在于转变“学术成功”的定义与学者的思维。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推出的I-Corps计划,旨在培训研究人员商业化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市场需求,制定有效商业化战略,推动学者从学术思维向“科技企业家”思维转型,提升市场机遇识别能力和客户需求理解。这项计划的推出,就是“激活人才”的鲜明例证。
要缩短专利技术与市场间的距离
专利盘活不仅仅是筛选技术的过程,它还涵盖了风险管理与市场匹配的层面。这表现在企业在评估技术时,除了考虑其创新性,会特别关注开发风险和商业可行性。
然而,特别是对于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学术专利,它们与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显著的距离。如果不能有效缩小这一差距,不管技术多么高深,也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
欧美高校通过“概念验证基金”等资金支持,成功地缩小了“实验室到市场”之间的鸿沟。概念验证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原型并进行测试,从而降低技术风险并减少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前述的I-Corps计划通过客户发现、市场验证、创业教育和跨领域团队合作,增强了“技术—市场”之间的契合度,并明确了市场定位。这种从“技术推动”向“市场拉动”的策略转变,进一步消除了“实验室到市场”之间的差距,显著提升了专利商业化的成功率。
要注意的是,在盘活专利的工作中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16年,加州理工学院对苹果与博通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它们侵犯了该校的Wi-Fi相关专利。最终,该校成功获得了11亿美元的赔偿,成为维护知识产权的经典案例。中国的高校或许可以借鉴这种“以攻为守”的策略,维护自身的专利权益。
高校的专利行动应从被动到主动
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盘活存量专利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如专利许可难、市场接受度低及维权成本高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转变观念,从被动等待市场到主动识别和推动专利应用。其次,应建立市场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市场机会和应对侵权行为。
笔者认为,中国高校可借鉴I-Corps计划,将创业教育纳入科研人员培养体系,帮助其理解市场需求和商业化路径,培养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意识。缩短学者科学家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就是缩短专利技术向市场转化的距离。
因此,我们认为,专利盘活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思维,化被动为主动,打破学术专利仅是知识能力的象征,将其打造成为推动产业创新的有力工具。同时,盘活专利不仅是技术重审,更是高校、企业与市场关系的重塑。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仅要“盘”出专利的价值,更要“活”出精彩——让每项科技成果在市场舞台上绽放光彩,为社会创造真正价值。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