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15 17:45:48
选择字号:
新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炉,增加大量新名词

 

12月14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发布《自然辩证法名词(第二版)》(以下简称新版《名词》)。这是继第一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发布20年后,由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历时10年审定完成的新版本。

“名词审定是学科建设的基础。2004年第一版《自然辩证法名词》出版后,经过科学技术的迭代加速和自然辩证法学界的潜心耕耘,学科基本名词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不少变化,这就需要对第一版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说。

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指出,新版《名词》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学科术语,使学术界的沟通和交流更加准确和高效,也将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学技术的全球传播和应用。

8个部分、2460个词条

与第一版相比,新版《名词》分为总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伦理8个部分。

其中,新增的“工程哲学”部分包含了“工匠精神”“大科学工程”“工程传播”等218个词条;“科技伦理”部分则包含了“负责任研究”“人工智能伦理”“受试者保护”等169个词条。

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尚智丛表示,此次名词审定的目的就是适应学科发展,及时吸纳自然辩证法新名词、新内容。

“我们纳入了近20年发展起来的工程哲学、科技伦理的基本名词,同时,删除了部分不再适用的名词,大幅增加新名词,共收入名词2460条。此外,我们还明确了名词的英文名称,并为名词撰写了简明的释义。”尚智丛说。

例如,新版《名词》新增了“概率的解释”词条,并将其释义为“对概率的本质的哲学解释”。尚智丛介绍,“概率的解释”一词,是近年来自然辩证法研究者从“概率”这一数学概念出发,深入到哲学,从本体论、认识论上对“概率”加以解释而产生的新名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何鸣鸿表示,过去几十年,不断涌现的重大科技进展与社会问题,持续推动自然辩证法的深化与拓展,“通过8大领域下的系列名词与相关说明,新版《名词》系统地勾勒出自然辩证法最新的知识体系”。

“复杂的系统工程”

过去10年里,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一次次磋商中最终形成共识。

在尚智丛看来,本次审定工作中的难点之一是撰写名词释义。

第一版《名词》中并没有对词条给出名词释义,而新版《名词》则不然。由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具有强烈的交叉学科色彩,专家组在为名词撰写释义时,需要深入思考各科学技术学科名词中的自然辩证法学科特征。

“自然辩证法广泛借鉴了科学技术各学科的概念和理论,这就造成自然辩证法所使用的一些名词虽然来源于科学技术学科,但是含义存在差异。在撰写名词释义过程中,需要仔细斟酌这些变化。”尚智丛说。

不仅如此,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含义尚未完全确定、存在多种理解的新名词。尚智丛表示,对于此类情况,专家组大多采用了描述性的概念定义。

在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董春雨看来,本次审定工作中的另一难点是词条的划界和归类,“这是本书编撰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但自然辩证法领域的交叉学科特征,也使名词的划界、归类成为难题”。

例如,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一词应归为“科学、技术与社会”还是“科技伦理”的问题,专家组反复讨论后,才最终将其归入“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物理学哲学小组还讨论过“波粒二象性”和“宇宙学原理”是归入天文学哲学还是物理学哲学的问题。

董春雨回忆,名词审定工作中出现过很多争议,大家基本都是在面对面的磋商中完成的,“有时大家会为一个小标点争得面红耳赤”,“在充分借鉴第一版《名词》工作的基础之上,我们经过反复磋商,才有了今天呈现出的体系架构。细想起来,完成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真的是来之不易”。

“没有终点的工作”

在新版《名词》发布会暨名词审定座谈会上,多位专家表示,新版《名词》的发布并不意味着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工作的完结。

“学科名词审定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任何阶段的成果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过程。”尚智丛说。

他表示,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成果累累,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以及合成生物学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带来自然观、科技观及科学认识方法的巨大变革。未来,自然辩证法理论将持续快速发展,学科名词也会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亚东认为,名词审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版《名词》的发布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与更新,以适应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张增一表示,中国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名词审定工作需要进一步与不同学科交叉协同,与时俱进,不断纳入新内容。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在学界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辩证法研究最新成果,推出更加成熟、更高水平的名词修订本。”尚智丛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