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显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2/14 23:19:29
选择字号:
哪些教育活动对工科本科人才培养有效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作为世界工程教育第一大国,必须探索如何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然而现实中,“工科招生遇冷”“工科理科化”“工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失配”等困境亟待我们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反思。

工程教育改革的底层逻辑应是充分理解工科人才“培养共同体”——高校、学生、产业的不同需求,既要聚焦教育教学、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也要关注产业界需求,从而协同多方参与,增强工程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产业需要什么样的工科毕业生?现实结果如何?什么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工科生学习更有成效?这些都是工程教育改革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为此,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23年对处于不同从业阶段、在不同企业和研究机构就职的工科毕业生(本科均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来自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资深人力资源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以及多位高校教师或管理者,共计31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反馈:毕业生应获得哪些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强调的是学生在完成某专业学习后所掌握的、能有效展示出的知识和能力,即能用于实践的知识和能力。调查发现,对应届毕业生和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来说,沟通协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工程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工程领导力、职业认知和发展、终身学习所必要的认知和能力是最应该获得的学习成果。

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强调毕业生还应具备企业家精神,即员工要高度认同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对待。除了精神上忠诚以外,还要在工作中完成“系统的工作链条”,也就是成为“链条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要有职业化实践的能力,还能将其扩展到未知研究领域。

当被问及毕业生们存在什么样的能力缺陷时,用人单位认为“学校里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不上是常态”,但“专业基础知识要扎实,学习能力要强才行”。

来自毕业生和产业的反馈发现,当前工科人才培养存在“能力供需不匹配”“无效学习”的现象。企业管理者和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认为,在高校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在走上岗位时,并不能“马上上手”,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培训体系,毕业生需要自己建立学习体系。

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重新上一次大学,您将在哪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时,毕业生和工程师的答案几乎出奇一致:“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增加实践,比如增加实习经历,了解行业需求”。

有毕业生提到,“我觉得至少要把基础内容学得再扎实一些”“整个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数学基础差,但为了拿高学分而逃避了,现在认为应该面对,哪怕是选修课”“应该有一些实习平台让我们实习,实验室也好,跟老师或者企业做项目也好,到外面走一遭,总能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大部分工科毕业生在本科阶段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课业学习,但毕业后发现最不足的也是课业学习,直接反馈为专业基础不扎实,包括数理基础知识。这一点在先前的研究中并未得到重视。

原因:工程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不足

在笔者看来,当前的工程人才培养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症结在于“高校、企业、个人”这一教育实践共同体在教育资源、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协同有效性不足,导致工程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不足。

首先,工程教育资源单一、教学模式固化,理实难以融合。访谈中我们发现,毕业生最想弥补的是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具体原因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教育资源单一,工程实践经验欠缺。课程教学主要围绕教材,但教材新颖性不足;实践学习以参观为主,且安排在学习后期,使得学生对产业应用和需求信息的了解不及时。工程技能和工程文化的教育资源主要存在于校外,但高校很少提供。

二是教学模式固化,学生缺少综合实践锻炼和跨学科学习经历。

三是基础知识教学不扎实,教师不重视知识的底层逻辑引导,教学对产业中的“真问题”“真实践”或学科前沿发展观照不足。

四是以考试、论文等传统学术评价为主,并未从激励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角度调整对学生的评价。

其次,高校内部的“组织壁垒”阻碍校企深度合作。高校内部各部门具有清晰的职能界限,这些界限在校企合作中成了“厚厚的墙”。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对接高校各部门,才能完成一项合作计划。

以对接就业活动为例,企业不仅要对接就业中心,还要对接后勤、各院系的学生工作负责人。对于合作共建课程这类深度合作,即使学院有很高热情,但校企合作课程的学分设定也需要高校内部层层审批和商议,学院无法决策,这种制度壁垒导致合作被搁置。

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需求是面向应用的,因此可能涉及教学、科研、就业、对外合作、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部门。但由于职能的划定,各部门很难主动协同,这让企业和高校之间难以实现联动。

再次,缺少跨学科融合训练,难以成为产业需要的“T型人才”。企业管理者认为,驱动现代产业实践需要“T型人才”,即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应对未来产业技术变革带来的复杂性问题的人才。这需要毕业生具备超越单一学科的能力体系、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然而,由于现阶段的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学科导向和专业分割的特点,毕业生缺少真正的跨学科融合训练,无法适应产业需求。目前高校的跨学科融合训练以简单的课程叠加为主,缺乏对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搭建,缺少跨学科实践平台训练学生定义问题、分析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最后,缺少志趣和个人规划不清晰影响工科生的学习效果。产业界认为毕业生的能力素养中尤其欠缺“企业家精神”与“职业认知和发展能力”,即学生对于行业的热爱及其具有的行业黏性和专业兴趣,而只有具备此类特质的毕业生才具备可持续的创造能力。对毕业生的访谈也印证了此观点——对自己工作成绩满意的毕业生并不一定是成绩拔尖儿的学生,而是对行业有极大热情、学业目标清晰、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学生。

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访毕业生都有过学业迷茫或为通过考试而学习的经历,他们往往在毕业后很长时间才逐渐适应行业需求。这是由于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需求和专业应用价值、前景的了解,没有将自身兴趣与专业方向相结合,只能被动学习和应付考试竞争,从而陷入“无效”学习中。

改革:“跳出教育看教育”

基于上述观察,笔者认为工程教育改革需要“内外结合”,构建多主体协同的培养机制。高校应积极调动校外工程教育资源,以产业界“真实践”中的“真问题”为产教融合的出发点,让学生参与重点工程建设与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还应引入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组成多元的一流工程教育教学团队。通过学院和其他职能部门彼此协同,提供企业参与教学、课程建设、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

同时,工程教育应立足于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变得扎实。调查发现,专业基础不扎实是毕业生的“心头痛”。基础理论知识是科技发展的源头,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高校应更加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质量,加强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督导。专业基础课程应重视知识的底层逻辑和知识体系建构,同时观照学科前沿发展,深化基础理论储备。高校应倡导教学和科研并进,在考核评价中加大教师对教学贡献度的权重。

此外,还应构建多维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实习实践应作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形成分阶段、多维度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应与课程体系贯通融合,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高校通过统筹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搭建可以满足多种实践需求的实践平台,以便支持和服务学生的行业实习、课程实践、毕业设计,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的需求。高校在提高生均实习实践经费的同时,还应勇于拓宽经费渠道,解决学生实践经费少、参与实践项目活动资源不足的问题。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港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可能起源 新型沸石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热带森林“赢家”更小更快 《自然》2024年十大人物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