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风徐来 卓尔不群 |
——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徐卓 |
12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学院徐卓教授作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获奖者之一,参加颁奖仪式。
徐卓获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奖。
徐卓,长期深深扎根西部大地,在铁电压电材料研究领域深耕积累和传承创新,曾接连两年登上《科学》和《自然》,荣获美国陶瓷学会Ross Coffin Purdy奖,问鼎国际陶瓷之巅,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坚守科技报国的“教书人”
徐卓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四川广安长大,后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陕西宝鸡,高中毕业后,经过上山下乡人生历练,勤奋好学考上大学,先后在西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从此扎根三秦大地,开启了教书育人、科研探索的人生之路。
徐卓(中)与学生讨论研究论文。
1977年底,徐卓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那时候一个心愿,想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徐卓回忆道。四年的学习时光,为他后来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初徐卓从西北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后,进入空军工程学院工作,担任大学基础物理课程教学从教12年,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期间在国防科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1994年,徐卓从部队转业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电子材料研究所,师从时任电信学院院长的姚熹院士。
“当时《电介质物理》这门专业基础课缺任课老师,因缘际会之下,我承担起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如今已经30年了。”2007年,徐卓负责的《电介质物理》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激励徐卓持续30年躬耕一门课,不仅仅是教学上的创新,还有每年都洋溢着青春与朝气的新面孔——他们持续带来教学相长的快乐。学生们都很喜欢上徐卓的课,因为每次他上课,不仅是传道受业解惑,更是情感的交流。
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和专业内容,徐卓在课堂上还会讲述领域内科学家如姚熹、李龙土、雷清泉等院士的科学故事,用这些鲜活的故事传递国家与社会需求和产业的现状,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循循善诱。
曾在大三时修习过《电介质物理》课程的胡庆元表示:“除了电介质物理方面的理论,徐老师还给我们讲我国电子元器件领域80%都被日本、美国的公司占领,市场都是他们的,我们国家的产品还很薄弱,应该有更多的力量投入进来,我就觉得应该选这个方向。”胡庆元因此果断选择该方向读研深造,如今已成为徐卓团队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
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军工人才,他始终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战略支援部队等的业务骨干,一次次地讲授电子材料的前沿技术及在国防装备中的应用,在传授国防知识和军工技术的同时,大力传扬西迁精神和兵工精神,尽其可能为我国军工人才培养植入一颗科技报国的“中国心”。
西迁精神的传承弘扬者代表。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科研人”
徐卓在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秉承中国立场的学术表达,面向国防科研实际应用需求,甘坐冷板凳,埋头军工科研30年。
他坚持“国家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科研信条。在徐卓30年埋首科研的生涯中,他的研究涉足了高性能压电单晶、功能陶瓷、超材料及量子成像等多个领域研究,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仅“十三五”期间,他带领团队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各类军工项目3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发表SCI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徐卓师从姚熹院士,开启了铁电压电材料领域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徐卓随姚老师赴美国开会。在这次会议上,他了解到美国已在研究弛豫铁电单晶材料,比弛豫铁电陶瓷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便建言姚老师开展新领域的探索。同时,他主动对接国家相关部门建议立项并获取学校支持,为新课题筹措到经费。到了新世纪,他又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将研究成果产业化。
2019年,徐卓团队在弛豫铁电单晶材料高性能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科学》发表了性能最高的压电单晶材料体系研究成果,攻克了弛豫铁电单晶的生长技术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已在水声和超声领域得到应用。
2020年和2022年,他们的研究成果又相继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并被《自然》《科学》发专文点评,称“这项成果将高性能压电晶体列入了光学器件行列,打开了声-光-电器件设计的大门。”自此,高压电性和高透光性在单晶中难以共存的国际难题得到突破。
2020年,徐卓教授和其学生李飞教授的研究成果“设计具有高压电效应的铁电陶瓷材料”,在高性能压电陶瓷的设计合成方面取得了突破,荣获美国陶瓷学会Ross Coffin Purdy奖,该奖在全球每年只奖励一项研究成果。而在1985年,徐卓教授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姚熹教授也曾获得此奖。时隔35年,徐卓教授让西安交大再次问鼎国际陶瓷的殊荣,铁电压电材料研究也在一代代交大人的探索中不断创新。
2021年,他主持研发的成果“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成功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该项研究大幅提升光声成像系统在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血液疾病诊断中的成像分辨率,也为研制高性能电光调制器、光学相控阵和量子光学器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键材料,有望进一步开辟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是什么让徐卓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守这么多年并取得不凡成绩?他坚定地说,国家需求!国家在国防和产业应用方面持续不断的需求,让他获得了递进式解决难题的机会,更让他感受到科研的责任,树立了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面向科技前沿阵地的“领路人”
服务国家需求,求真务实研究。徐卓始终坚守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前沿电子材料与新材料等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近百人。他培养的50余名博士生,60余名硕士生,很多研究生毕业在央企和军工企业工作,多名博士研究生在国防军工企业担任领导和技术总师,他所在的科研团队也入选2020年国防科工局的创新团队。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铁电压电材料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他言传身教带领团队和学生勇攀科学高峰。徐卓教授团队创立伊始,就强调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科研知识,在科研中培养和锻炼学生,为我国电介质研究方向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科研工作坚持“四个面向”,自立自强,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中坚力量!这便是徐卓教授团队的奋斗口号。团队成员为了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常常出差去科研合作单位调研与交流,无数的周末都是在出差的高铁或飞机上度过。风霜爬上了双鬓,当年的小伙子已然成了中年人。
团队积极“沉下去,走出去”。“沉下去”就是承担国家重大需求,这条战线上看不到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责任和奉献。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具有奉献意识,甘愿为国防科研沉得下心,坐冷板凳。而“走出去”就是通过国际合作,与日本、俄罗斯等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做到“国家战略,学术先行”,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团队成长。
徐卓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学院的领军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基地负责人,铁电材料与器件国家外专局、教育部“111”引智基地负责人等,他虽身兼数职,肩负重大责任,始终以炙热的科学激情和无私奉献的热情,永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时常以文艺的力量和科学的精神感召周围人。
当大家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于这项事业的时候,徐卓总是用艾青的诗句加以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