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闵行校区开幕。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主论坛与学科分论坛并行形式,旨在全方位展示上海交大人才发展优势,吸引优秀青年学者加入师资队伍。
多年来,上海交大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以开放姿态和高效服务,汇聚和培育了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为全面建成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人才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致远”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
轻帽子、重里子:创新青年人才引进机制
上海交大在人才引进上不看帽子看里子,不唯文章唯实力,只要是学术科研的“潜力股”、能填补学科方向的“空白区”,不管是本土培养还是海外引进,都十分看重。学校以“公开招聘、竞争入职”为原则,将青年人才岗位引进授权至学院,简化了校级引进流程,每年通过此方式引进近百位青年教师。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作为特区学院典范,通过人才专委会的创新模式,开辟了识别、引进、培育杰出青年人才的高速通道。例如,27岁的张林峰被聘为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启航培育、破格晋升: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为帮助青年教师度过“新手期”,上海交大设立校内青年人才“启航培育计划”,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新进青年教师可在首聘期内与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进行双向互选,获得教学、科研等指导。
自2018年起,上海交大设立“优秀青年教师破格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即“脱颖而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不受常规正高级职称申请年限限制,提前晋升。目前已有110余位青年教师提前晋升。
优化分类评价制度方案,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强磁场
上海交大于2023年出台《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科研队伍(长聘科研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对标校内预聘-长聘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构建“小而精”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畅通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发展路径。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研究院成立,重点引进在基础研究和交叉科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人才,旨在让青年人才敢坐科研“冷板凳”、勇攀“无人区”、产出原创颠覆性成果。目前,学校共有思源学者12名,思源青年学者12名。
“软”“硬”兼施,构建人才发展温馨家园
吸引人才不仅需要“硬”条件,还有学校管理模式、服务理念、全方位保障等“软”环境。上海交大坚持“以人为本”,学校及学院均设立人才服务专员,打造人才服务全过程保障,落实人文关怀。
2023年5月入职的青年教师蔡老师因刚回国、在沪无房产且孩子无上海户籍,孩子面临幼升小择校难题。学校人力资源处人才服务专员迅速行动,成功解决其子女教育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