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余位专家共话组学发展 |
第19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深圳召开 |
|
11月22日,第十九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华大集团总部——华大时空中心召开。大会涵盖了生物多样性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脑科学与衰老、公共卫生和精准医学等系列前沿科学主题,汇聚了100多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分享组学研究及应用的最新进展,探讨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会现场 华大集团供图
?
今年是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25周年。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刘斯奇在开幕致辞中介绍,国际基因组学大会自首届在杭州举办以来历经18年的发展,足迹遍布深圳、武汉、青岛,美国费城、比利时根特、泰国曼谷等国内外城市,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组学领域学术盛会。期待本次大会能加速推动组学技术与应用的进一步融合,推动组学领域未来的创新发展。
在11月21日的预热会议上,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回顾了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内的基因组学领域的重要成就,强调了伦理考量、数据开放共享以及全球合作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以线上视频的方式,阐述了其近60年间与达尔文进化论的五次交集,分享了其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以及在破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等谜题过程中的体会。
在11月22日的主题演讲环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于君分享道,其团队的研究揭示了特定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和胃癌的关联,有望为胃肠道癌症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向。哥本哈根大学教授Karsten Kristiansen介绍,他们通过构建人体肠道细菌基因组集,探索了新鉴定的细菌在对抗代谢紊乱方面的潜力,有望为下一代益生菌开发提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分享了其在鼻咽癌精准诊疗方向的研究进展,包括确立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开发出新策略,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等。斯坦福大学教授Dean Walton Felsher介绍了致癌基因MYC在治疗癌症中的潜力。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朱健康介绍了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强调了其在医疗、衰老和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大会已聚焦人工智能、个性化医疗、国际科学与教育合作等话题举行了多场会议和学术报告。未来两天,大会还将围绕“生命前沿与智能计算”“公共卫生、人口遗传学与精准医学”“基因编辑与生物制造”等主题进行探讨。同期还将举办科普嘉年华和青年科学家论坛。
据悉,第19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三亚专场将于12月4日至6日在海南举行,将以“组学引领更深更远的蓝色生命经济”为主旨,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深海生物研究与资源挖掘等关键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