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11/13 12:06:09
选择字号:
2024科学智能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办

 

11月11日下午,以“AI for Science双螺旋引擎驱动科研新范式”为主题的2024科学智能创新论坛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系教授William F. DeGrado,分子之心创始人、国际计算生物学会Fellow许锦波,复旦大学浩清特聘教授、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漆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IAPR Fellow严峻驰等科学智能领袖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众多学术界和产业界青年才俊也汇聚一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AI 与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材料、气象气候等领域的科研创新与应用开深入交流,分享前沿智慧,展望未来趋势。

论坛上,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Planet Intelligence @ Climate、女娲-生命流体大模型、女娲-基因导航大模型以及女娲-生物结构大模型等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的发布。

同时,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智院)联合复旦大学、集智科学研究中心和阿里云,共同发布了“科学智能前沿观察

“科学智能前沿观察”涵盖AI for Science、Science for AI和科学智能基础设施三个维度,其中,AI for Science的前沿方向包括垂直领域科学大模型、融入先验知识的AI模型、基于LLM模型的科学研究、从提出假设到自动验证的AI科学家、以及复杂世界的多智能体建模;Science for AI的前沿方向则覆盖了物理世界的第一性原理和科学启发的可解释AI新架构;科学智能基础设施前沿方向包括合成数据和新型智能计算。展望未来,面向可信可解释的科学世界模型和上述九个方向共同构成科学智能十大前沿。

上智院与复旦大学、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以及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在会上签署了三项重要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整合多方资源,共同推进科学智能领域在金融、工业制造、生物科技、远洋渔业等行业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

第二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颁奖典礼同期举行,来自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社会科学、逻辑推理等五大赛道的30支决赛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晋级本次大赛复赛的4组高中生团队则被授予了“未来新星”称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量子电池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