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以“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为主题的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开幕,会期五天,将举办展览展示、会议活动、投资贸易、新品发布等方面活动。
“盼了快一年,终于又盼来了农高会!”在场外的高科技农用机械展区,一位来自陕西周至的农民高师傅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要来农高会上转一转,购买一些农产品,在各个展馆逛逛,了解一下科技含量很高的农用机械。农高会既是很多农业高科技企业展示自身实力的平台,也是一场琳琅满目的的农产品盛宴。今年,农高会已经举办了31届,经历了30年的发展之后,被誉为农业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农高会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四大展览板块应有尽有
据了解,本届农高会有28个省(区、市)、9个全国农高区以及上合组织国家、荷兰、日本等49个国家共1800余家企业参展。通过线下线上融合、馆内馆外结合、国内国外联动的方式,全面展示交流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在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农业节水、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优秀成果。
本届农高会分为室内展、田间展、云上展、海外展四个板块。室内展面积12万平方米,设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展、陕西特色现代农业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展、智慧农机装备展、名特优新产品展、农耕文化展、种子展示交易大市场共8个展馆(区)。田间展在杨凌示范区设置7个综合展示点和13个参观点,直观展示农业技术集成、良种繁育、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农耕文化等方面的示范推广应用成效,让农业科技“看得到、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用得上”。云上展通过“AI、VR”等新技术,开展云展览、云洽谈、云撮合、云直播、云带货,为参展参会带来全新的数字化呈现效果。海外展设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在当地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举办第二届中亚陕西苹果节,展示陕西特色农产品、农业技术及农机装备等,培育“农高会海外展”品牌。
首次策划“四新”发布活动
除了展览,本次农高会还设置了多场会议活动,将举办旱区种业创新发展交流对接活动、“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对接交流活动、中国好苹果大赛总决赛、首届睿抗全球农业机器人应用赛、百名专家服务“三农”咨询培训活动。借助农高会平台,中国气象学会举办全国农业气象技术交流推介活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第十八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
投资贸易方面,本届农高会将办农业科技创投对接路演活动、“一带一路”有机农业产业发展对接活动、农高会推介及洽谈签约系列活动等多项活动。
新品发布方面,将重点举办农高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四新”发布、后稷奖评选及鉴宝农高会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四新”发布是今年农高会首次策划举办的活动,会期将广泛征集并发布国内外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在核心种源、农业节水、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最新成果。
让企业成为办会主角
25日上午,在农高会C馆外西侧展区,掌声阵阵,热闹非凡。一排十几米长的桌子上,又大又圆的苹果一字排开,引得观众纷纷赞叹,这里是第八届中国好苹果博览会开幕式的现场,现场正在颁发2024中国好苹果大赛的奖牌,多位苹果培育领域的专家和果农以及果业公司获奖,中国好苹果博览会A馆常年展也在开幕式上正式揭牌。据了解,这场中国好苹果博览会开幕式,是今年农高会推出的特色活动之一。
今年农高会,主办方从国际交流合作、社会力量参与、提升专业化水平、融入智能和数字化应用以及品牌化成果权威发布等内容着手,着力打造了5个方面的鲜明特点。据介绍,有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14个对话伙伴国、2个观察员国共26个国家首次全部参展。主承办单位由党政机关分别调整为国家级协会和企业,以市场化的理念、思维和政策办展办会,让企业成为办会“主角”。同时邀请到8名两院院士及多位重量级嘉宾参与研讨交流,共同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部农村中心等权威机构,在农高会集中发布10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1000项优秀农业科技成果、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和农业产业投资报告,开展多场“首秀”“首发”“首展”等新品发布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今年的农高会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正如塔吉克斯坦展商王子合说:“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农高会,从去年来看,认识了很多朋友并达成了合作,今年希望达成更多的合作,希望我们的产品到中国来,并且把中国的产品带到塔吉克斯坦,希望杨凌农高会越办越好!”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将以全新的面貌,走上新征程。
今年杨凌农高会以“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未来”为主题。(图/严涛)
?
中国好苹果大赛现场展示的苹果。(图/严涛)
?
展馆内盛况。(图/严涛)
?
伊朗展商正在介绍产品。(图/严涛)
?
热闹的农业机械展区。(图/严涛)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