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韩恩厚表示,相比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新”在体制机制——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举行。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韩恩厚出席会议并积极提案,同时作题为《聚焦科技创新需求,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大会发言。他建议,强化在战略和前沿领域的集群式科研攻关,推动产业链薄弱环节及“卡脖子”技术“集群式突破”。
韩恩厚30余年来深耕腐蚀机理、耐腐蚀材料、腐蚀控制技术、工程结构与装备腐蚀服役安全评定与剩余寿命评估研究与应用。研发出多种腐蚀控制与服役安全评定技术,已在核电、飞机、管道、电网、船舶、汽车、航天、海洋等多领域应用。
会上,韩恩厚提出了《关于重视桥梁腐蚀控制技术,支撑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的提案》《关于重视氢能安全,促进广东省氢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提案》《关于建立腐蚀控制制造业创新中心或腐蚀控制产业创新中心的提案》等5件提案。
韩恩厚建议,面向企业需求,由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或研发机构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攻克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链薄弱环节及“卡脖子”技术“集群式突破”。持续攻克智能材料、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难题,开辟发展新赛道。加强对涉及国计民生安全、关乎“广东智造”“广东创造”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
韩恩厚希望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建立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机制,坚持“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构建“龙头企业+大院大所+产业园区+产业基金 ”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协同发展。
韩恩厚还建议,进一步简化人才认定流程,持续做好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和激励,充分用好各项人才支持政策和人才资源,构建高质量人才引育生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