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李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8/17 11:34:25
选择字号:
“生态科学”科普研修百名科技教师走进秦岭生物多样性王国

 

8月16日, 正值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办,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承办的“生态科学”全国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普研修活动在西安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中小学科技教师在多位专家带领下走进秦岭,开启为期四天的培训,与动植物“对话”,认识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特性及意义。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域之一。

此次“生态科学”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普研修活动设置了专家讲座和野外考察两大环节,旨在增长科技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8月16日,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陕西省植物研究所所长岳明教授、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吴晓民研究员及陕西省研究所副所长李勃博士等作为讲座专家,分别围绕川金丝猴的社群特性、动植物的生态考察方法、认识生物多样性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等内容做专题报告。8月16-17日的野外考察活动,承办单位及相关专家将带领科技教师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和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地,通过采集动植物标本、分析大熊猫粪便、发掘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等科普实践教学活动,使参加活动的中小学校科学教育教师们与大自然进行一次深度“对话”。

据了解,线下课程结束后,还将会将本次培训的精品课程内容制作成优质数字化资源,通过主办方和相关网络平台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开放共享。

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等多位专家现场授课。 图片提供李勃

培训现场。活动承办方提供照片

秦岭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区与秦岭中段周至县景观。图片由张行勇提供

陕西周至楼观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饲养的秦岭大熊猫 。张行勇摄

秦岭国家植物园田峪河谷地貌与植被景观。 张行勇摄

“秦岭猴王”——秦岭金丝猴研究专家李保国与秦岭金丝猴。 张行勇摄

据介绍,本次培训是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暑期联合行动中的一项重点科普活动骨干教师交流活动,旨在帮助各地中小学教师拓宽科学视野,了解国内外科技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感受科学家精神,提升其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教学能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