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6/4 10:55:39
选择字号: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发布
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是预防胃癌“硬核”手段

 

6月3日,国内首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在京发布。据悉,该白皮书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共同发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张建中领衔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团队牵头,组织全国相关临床、基础、肿瘤、慢病及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共同完成,是国内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防控手册,旨在为中国幽门螺杆菌防控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原则性指导,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民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正确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动相关疾病防治工作。

  ?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总体感染率近50%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被列为I类致癌因子。在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总体感染率近50%,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

中国是胃癌高疾病负担国家,胃癌发病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4位、死亡率的第3位。由胃癌导致的死亡病例占全部癌症死亡病例的12.4%。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感染相关癌症病例中约78万,其中34万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约占43.6%。

张建中表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是预防胃癌发生的最重要、最可控的手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然而,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数庞大,患者的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及根除获益知晓程度较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区域防治水平差异较大。

鉴于此,“白皮书从整体层面制定幽门螺杆菌防控策略,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下,以基层为重点,把幽门螺杆菌防治融入当地政策,多措并举,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防控策略。”张建中认为,白皮书将有效指导疾病精准防控,助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手段在我国加速实施,助力提升中国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能力,进一步降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疾病负担,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做好一级预防措施是关键

此外,白皮书还针对不同感染人群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比如,对于胃癌高发区的人群采取“筛查-治疗”策略,这是由于中国胃癌高发区人口集中了相当比例的胃癌病例,对人群实行幽门螺杆菌感染干预是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可降低43%~52%的胃癌发生风险,从高发人群入手干预符合中国国情的策略选择。

白皮书中特别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应重视合理诊疗及根除治疗。根除治疗应遵循“检测-治疗”原则,一旦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无抗衡因素存在,均应鼓励进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治疗会减少或消除幽门螺杆菌长期慢性炎症的全身影响,包括消除胃黏膜炎症、加速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减轻胃黏膜病变等。根除治疗还会带来显著的社会获益,如传染源减少、家庭内部及人群内的传播减少,可有效降低胃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在药物选择方面,白皮书推荐选择的药物应具备相对药效明显、副作用低和耐药率低的特征。

对于家庭的诊疗策略,白皮书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是持续存在的传染源,与其共用生活器具和密切接触是导致部分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重要原因,如果家庭成员中仍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存在,即使个别成员根除治疗成功,也存在较高的再感染风险。家庭成员中与感染者共同居住的成年人,如无抗衡因素,应积极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家庭成员的感染和再感染风险。

“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特别是作为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将成为医疗卫生工作的优先事项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伏莲教授认为,白皮书将助力完善医院对消化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医务工作者对幽门螺杆菌诊疗的救治能力,为下一步规范化诊疗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