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廉多日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3/28 13:48:55
选择字号:
“安大造”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打破两项国内纪录

 

3月26日,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教授单磊、研究员王绍良团队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项目,顺利通过由领域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

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 课题组供图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满足了量子计算需求。经过反复严格测试,极低温稀释制冷机连续稳定运行的最低温度为8.5 mK(K 指开尔文),制冷量为435 μW@100 mK(在100mK具有435微瓦的制冷量),创造了已见公开报道的连续运行最低温度和制冷量两项国内纪录,总体水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王绍良介绍,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低温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是现代量子科学研究与量子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目前,我国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完全依赖于从英、美、芬兰、荷兰等国家进口。

为满足无液氦、极低温、大冷量、大空间、高稳定性等量子计算需求,单磊、王绍良带领团队成员,历时两年,经过30余轮的实验改进与优化,于2022年12月31日,成功研制出了适用于量子计算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

“当时,这台机器已经获得在100mK具有435微瓦和120mK具有671微瓦的制冷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满足量子计算的温度和冷量需求。” 王绍良说。

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团队进一步优化了极低温稀释制冷机的各项性能,创造了连续稳定运行的最低温度为8.5 mK新纪录。

鉴定委员会专家表示,这一成果增强了我国相关基础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解决了大摩尔流量条件下极低温流体热交换效率低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极低温高效换热部件,同时实现了相关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发,扭转核心技术“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王绍良说,“下一步,我们将与全国领先的量子计算科研团队开展合作,为我国量子计算科学研究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