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思妍 季中艳 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25 10:06:49
选择字号:
南邮学子助力茶乡焕新颜

 

如今的南京市江宁区牌坊村,茶乡公共花园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一株株树木参差错落,树影投落在杂草中,草丛里点缀着野花,小孩在草坪上追逐打闹,园中坐落着几座凉亭,每每午后,老人在亭中品茶下棋,好不惬意。

“牌坊村开发较早,我希望通过‘守望促融,静等花开’这个项目,唤醒当地的文化记忆。”2022年5月,南京邮电大学2020级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王珩宇带领团队成员季中艳、范文婷、全益锋在牌坊村调研,了解到当地有“茶乡焕新”的计划。12月,在公益基金的资助下,王珩宇团队在牌坊村公共绿地开展了以“守望促融,静等花开”为主题的茶乡公共花园改造计划。今年1月,牌坊村社区微花园正式上线。

牌坊村是南京市江宁区的下辖村,2020年,村内设立了驻村社工站,成为全国首个“社工村”。牌坊村有着“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的美誉,围炉煮茶是村子的传统特色,煮茶闲话是村民们农闲时的消遣。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再在家务农,而是选择外出务工,快节奏的生活,让彼此间的交流变少。

  ?

茶乡公共花园改造计划茶话会。南京邮电大学供图

当地社区希望进一步宣传牌坊村的茶文化,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进而增进村民间的沟通。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项目的资助,王珩宇团队调研了相关群体,“希望通过改造花园,来增强村民间的交流,提升牌坊村茶文化的美誉度。”讨论过后,团队有了改造茶乡公共花园的构想,申请将村内闲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庭院改造为社区公共花园,得到了村委、村民、驻村社工、驻村志愿团队等的支持。

从开始的方案设计到与当地村民、社工沟通到确定项目方案,整个过程非常不容易,“不论是铺设草坪、清理杂物,还是摆放设施,队长都一直在和我们沟通。”团队成员范文婷看到改造后的照片,既开心又自豪。

“我将所学的社区工作方法和社区营造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社区社工站、老师和队友们的帮助下,逐渐把对公益项目的构想变成现实、落地实施。”王珩宇分享道。大家合力设计公益落地方案,驻村社工积极帮助团队链接资源,村民志愿者们发散思维、提供意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乡村文明建设、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王珩宇说道。南京邮电大学将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引导更多学生深入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南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