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德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22 9:53:01
选择字号:
培养“招来就用”的工程师是一种乌托邦式想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日益重视,启动于2010年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成为很多高校,特别是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也在持续对其进行支持。

然而,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入选卓越计划的应届毕业生够格成为“卓越工程师”吗?产业界对于“卓越工程师”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

卓越工程师不是职称、分类,更不是等级

首先需要强调,“卓越工程师”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属于某种职称或分类,更非某种工程人才的职业等级。

在全国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中,并无“卓越工程师”这一职称分类。如江苏省工程系列职称评审是按机械、电子信息、建设、化工工程、医药工程等众多专业类型设置的,而现有职称等级一般包括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并无“卓越”一说。

事实上,企业在对工程类岗位人员进行聘任时,并不看重其在毕业时是否有“卓越”的标签,而是看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岗位胜任力。

笔者曾搜集主流招聘网站对不同行业工程师岗位的招聘条件,并未见到招聘单位规定应聘者的毕业学校类型。企业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以本科居多,甚至某些企业可以接受专科学历。

由此可以理解,包括技工院校、职业学校、普通高校等不同类型院校的毕业生,如果满足岗位招聘条件(尤其是岗位胜任力),均可应聘并从事工程师岗位。据笔者了解,某些电梯企业机械工程师岗位经常将招聘名额投放到与其深度合作的职业学校。

事实上,至少根据江苏省的相关要求,除具备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考察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职称外,其他学历均需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申报职称。笔者熟识的朋友中,有多位依靠中职、高职专科学历证书和工作实绩取得工程师职称的实例。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禁思考,卓越计划究竟该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卓越工程师的岗位胜任力模型

以笔者所在的电梯行业为例,不管是全球电梯整机制造企业巨头,还是国内中小电梯整机制造企业,乃至于从事某类电梯关键零部件研制的电梯零部件企业,均设置有“电梯电气工程师”岗位。虽然该岗位在不同企业的名称完全一样,岗位职责的表述也无显著差异,但从岗位胜任力模型分析,其岗位能力要求及内涵有较大差异。

比如,某全球电梯整机制造的企业巨头,其分工相对细化,从事研发类岗位的电梯电气工程师侧重于新产品开发、理论计算、系统设计和项目管理,从事技术类岗位的电梯电气工程师则侧重于主流技术应用、问题分析和跨部门沟通。而在某个国内中小电梯整机制造企业,其电梯电气工程师更侧重于主流技术应用、技术整合、项目推进和沟通。

相比之下,某电梯控制系统企业的电梯电气工程师侧重于对电梯控制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新产品开发、系统设计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企业对该岗位的能力要求要远高于前两类企业。

通过这一对比,足见目前企业对于工程类岗位的要求已经细化到何种程度。

事实上,现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已经从技术类能力、非技术类能力两个方面,对毕业生的要求分解为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项。

如此细致的要求,意味着仅凭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和培养,几乎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某某卓越工程师”或“某某现场工程师”。

在这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采取了源于真实工程事例的项目化教学,这些手段也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充其量只能为他们日后成长为具备现代化职业素养的“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提供一定的涵养和必要的养分。

事实上,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岗位表述的“某某工程师”,更多是指合格毕业生可以符合用人单位工程师招聘的要求(针对相同岗位,企业面向应届生和在职人员的招聘要求往往不同),而不是上岗后即完全胜任“某某工程师”岗位的日常工作。

总之,工程师(特别是现场工程师)必须在真实工作实践中培养。即使学校建立了完全真实的作业环境,教学中采用源于真实工作的事例,学校教学和工作实战仍然无法相互代替。学校培养的至多是“准工程师”“工程师毛坯”。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量身定做”更似“乌托邦”

正如前文所说,工程素养只能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涵养。虚拟仿真项目、“提炼”“凝念”的所谓典型工作任务可作为涵养学生工程素养的有益形式,但不能替代真实工程项目的训练。

这就对当下的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追求实训设备源于行业企业主流产品和技术,还要注重如何更好地承载工程项目的教学,以及注重工程文化的渗透和滋润。

举个简单例子,笔者在与国内某些院校实训基地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基地内张贴的安全标识、文化展板往往不符合行业规范。部分省份开展的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产教融合型课程的遴选,旨在通过“组合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

工程素养的涵养离不开能完成真实工程项目任务的教师。以此条件衡量,现有的 “双师双能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有改进空间。比如,某些院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表中,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时长的企业实践经历。但在具体操作中,该规定常常被异化为教师到熟悉的企业开具一份虚假的企业实践证明文件。

“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只能是现有教师队伍建设的改良之法,不应成为专任教师的生成之法。引入来自行业企业,且能胜任真实工程项目的兼职教师,同时更好地调动此类教师参与学校发展,尤其是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才是弥补上述不足的有效途径。

将兼职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需要注重从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划,吸引更多处于职业上升期的专业人员参与日常教学(不仅仅是实践教学),助力兼职教师的职业发展,而不是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盘剥”。

至于某些学校所希望的“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无缝对接”用人单位需求,以及培养出用人单位能“招来就用”的人才,这种“量身定做”往往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

时代在发展,同一行业工程师岗位的招聘条件也在发生变化,并且呈现显著的两极分化趋势。我们需要基于不同院校的生源特征、客观学情、课程体系、师资能力、学校软硬件条件,结合近年来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不同学校的专业情况,对培养“卓越工程师”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评估。

卓越工程师培养任重道远,我们要立足国情和区域工程技术人员需求现状,切实担负起培养大批高质量卓越工程师的重大使命,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贡献力量。

(作者系常熟理工学院智能电梯产业学院正高级工程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