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杨婷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2/8 16:36:04
选择字号:
兔年元宵节,中国南极科考队员吃上了汤圆

 

南极广袤无垠的白色大地上,闪烁着中国科考人员坚守苍凉、迎春奋战的身影。

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中国科学报》记者连线正在南极中山站考察的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队员桑鹏,获悉元宵佳节当天,科考人员团聚在冰天雪地的中山站,共度了一个艰苦而温馨的元宵佳节。在后方的及时保供下,队员们吃上了香糯的汤圆。

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开展科考工作。受访者供图


地球的南极是“科学探索的圣地”,对人类认知地球的环境演变和生命过程,探索宇宙奥秘,有着无可估量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南极内陆的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最具科学研究价值。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在冰点建立了东方站,法国与意大利在磁点联合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只有高点无人问津,因为那里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南极中山站是继1984年我国591名勇士建立长城站之后,1988年在南极圈内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建立的我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该站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是通往南极内陆深处的门户。随着中山站的建成,我国逐步开展了进军南极内陆腹地的新探索、新征程。也是从那一年起,考察队员留守中山站越冬。孤独和寒冷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决心与能力……持续至今。

“眼下中山站虽然是夏末,但温度已到0度以下。”中国南极科考队队员、科院精密测量院科研人员桑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山站的年平均气温零下10℃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零下36.4℃,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目前南极温度逐渐降低,风雪天气增多,给科考队员外出作业带来一定影响。好在科研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已完成原计划的观测设备更换,后续还要进行相关调试工作。

2022年10月底,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分两批先后乘坐“雪龙2”号和“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11月26日,“双龙”破冰前行,抵达中山站外14.9公里处。桑鹏参加了海冰卸货、油囊加注等任务,此后还将进行艰苦的南极越冬和度夏工作,直到2024年4月30日,总共550多天。这意味着科考队员们需要在地球的最南端过两个春节。

记者了解到,去年春节、元宵节桑鹏是在武汉度过的,虽然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南极科考的老队员了,但每逢佳节,他还是每每不禁北望祖国和故乡。他坦言:“有时会很想念武汉,想念武汉的排骨藕塘、腊肉菜薹,另外,热干面也是难享的美味,一想到它就想家了。”

大家今年的年过的怎么样,元宵节吃的啥?桑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总体上这个年过的还不错!元宵节队里加餐,中山站李大厨为全站科考队员做了凉拌肚丝、油菜、酸菜炖牛腩、羊肉串、炸鸡、蒜蓉虾,当然也少不了一碗象征吉祥圆满的汤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