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2 16:45:22
选择字号:
顶风冒雪,武汉大学坚持极地科考四十年

 

本报讯(记者李思辉)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回信,在初冬的武汉大学、在广袤的地球极地引发强烈反响。

《中国科学报》从武汉大学获悉,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武汉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担当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责任,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正在执行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极地考察队员的殷切关怀,我们一定发扬武汉大学极地科考团队的优良作风,不折不扣地完成考察任务!也秉承老一辈武汉大学极地人的科学精神,更好地发挥测绘遥感地理信息在极地研究中的作用。”12月2日,正在南极参加科考的武汉大学师生李雪平、张保军、耿通、褚馨德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表示,他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激励自己,和此次科考队其他成员一道,勇攀科学高峰、坚决完成任务,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许。

据悉,从1984年至今,武汉大学40年坚持极地科考从未缺席。40年来,该校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加了中国40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7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国内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

该校在历次科考活动中创造了多项第一,包括绘制了我国南极第一张地形图,命名了第一个中国南极地名,出版中国第一部南北极地图集,建设中国第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等,参与了每一个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尤其是在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工程中,武汉大学在南北两极建立多个北斗跟踪站并保障了跟踪站的连续稳定运行,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为北斗系统在极区的应用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本次南极科考中,武汉大学科考队员主要执行南极海平面变化监测、南极GNSS跟踪站建设、冰川变化监测、重点区域无人机地形测绘、格罗夫山陨石分布航空调查和南极考察站行政许可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调研等考察任务,目前这些任务都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中。


习近平总书记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 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回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