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28 16:16:45
选择字号:
督促大学生“坐前排”,“强迫”不是好办法

 

近日,多地高校开展学风建设活动,部分高校强调“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现象进行检查”,更有高校规定“前排未坐满则记最后一排违规”,类似规定引发热议。

毋庸讳言,在国内部分高校,学生上课出勤率不高、听课不认真、不愿坐前排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关部门和高校督促学生“坐到前排来”的目的是以行政干预的强约束,促使学生认真听课,用心不可谓不良苦。然而,大学教学管理需要具体到学生坐不坐前排、记不记笔记、抬不抬头等细节上吗?

在很多大学生眼里,根据个人喜好选座位本就是应予尊重的自由选择权利。更有学生把是否愿意出勤、是否愿意往前坐,看成是对不同授课老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方式”。

现实教学过程中,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批学生,“坐前排”的积极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老师的课,上课的学生稀稀拉拉,前三排几乎空无一人;有的老师的课,却大受欢迎,讲台下挤满了人。可见,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觉得有收获的课并不用担心“前排无人”;而那些“一个课件管N年”,只顾照本宣科的课,学生能来就不错了。

因为工作原因,笔者曾应邀到多所大学进行讲座交流,一个切身感受是,大学课堂要想前排上座率高,授课就要有趣、有用、有价值,学校学习风气也要好。在一些学风浓郁的大学里,学生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对老师也是鞭策和感染。

此外,大学的教室等硬件条件的合理布局也很重要。在一些世界一流大学,很多大型教室被设计成阶梯形、半圆形、U形教室,中间的空地留给教授作讲台。相对于传统教室布局,这种教室一定程度淡化了前后排区别,更便于师生互动交流。近年来,在国内部分高校,类似的教室也越来越多。这提示我们,在解决一些现实的教学管理问题时,不妨从提升教学品质、优化设施服务等多方面想办法。

大学是求学的殿堂,国家很大部分的教育投入折算到了大学的每一堂课上,“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尽快扭转。因此,引导学生认真听课、争取往前排坐是理所应当的。但也应清醒认识到,教育教学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不能简单粗暴地用行政手段“一刀切”。

尤其是在学生是否坐前排、是否做笔记、是否抬头等具体要求上,可以引导,不宜强迫。至于明确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坐前排等规定,则显然用力过猛、不宜提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