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你选一部科幻经典作品会选哪部,原因是什么?科幻作家、科幻研究学者飞氘让30位知名科幻作家来“表态”——选择并评价一部他们心中的科幻经典,最终结集成《想象科学:科幻文学经典撷英》(以下简称《想象科学》)一书。飞氘表示,“一方面是希望了解这些作家自己受到了哪些科幻经典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希望它成为一个推荐,让更多热爱阅读的朋友通过作家的眼光和分析,去了解和走进更多的世界科幻经典”。
比学术论文有趣
不久前的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各类主题活动精彩纷呈,《想象科学》中的部分作家会聚在“世界经典与中国科幻”论坛上,就这一主题进行了畅谈。
科幻作家韩松直指本书的价值所在,“第一次,这么多的中国作家集中在一起评论世界经典,我读到了谦虚,另外我从中间读到了深深的自信”。
科幻作家韩松发言。
科幻作家宝树说对《想象科学》一书印象深刻的是每位推荐作家的写作风格完全不一样,有的写得像严谨的学术论文,有的写得像随笔,有的写得像读书书记,通过他们推荐的经典作品能反映出作家们的特色特点,其中有出乎他意料的,“比如说陈梓均是一位写硬科幻的作家,但是他喜欢的是介于科幻和奇幻之间的《来自新世界》。所以说,这本书带有很深的个人特色”。
?
科幻作家宝树发言。
科幻作家吴霜表示,通过《想象科学》一书可以让读者知道科幻是什么、有哪些经典作品,以及它们好在哪里,而且“比一般的学术论文集更加有趣。”
阅读的资源和阅读快乐的资源
“经典是用来超越的,但经典也是百年以后去回溯它还能够获得更多思考的。” 科幻作家双翅目说自己非常喜欢“世界经典与中国科幻”这个主题,她推荐的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W.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作品《最后与最初的人:临近与遥远未来的故事》。这是一部近100年前的小说,双翅目前两年读这部作品时发现,“20世纪许多科幻的观点和所说的‘梗’都能在书中找到,所以说,经典事实上是一个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科幻作家对于经典的解读,获得阅读的资源和阅读快乐的资源”。
科幻作家顾适致敬的是美国科幻作家特德·姜的《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他表示,“他是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家之一,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呼吸》。我相信每一代的科幻作家都会从前辈那里不断学习,这是一个传承过程,而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每个人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创新”。
科幻作家杨平推荐的是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大机器要停止运转了》,这也是一部近120年前的作品,写于20世纪初,那个时代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剧烈的变化,新的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正在冲击他们原有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他联系到当下,“我们现在同样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都在不断地撞击我们,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在我们之后展开,在这个新的时代里面会有什么样新的观点、新的想法,都是当下的我们很难预料的,因此现在重新读这部作品,会发现很有意思,作家在这里面设想的很多东西可以在现在的互联网上看到,可以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看到很多影子”。
一条鱼怎么能想象出坐飞机里的人的感受
对选择的经典作品的原因,作家们有各自不同的缘由。
科幻作家赵海虹选评的是日本科幻作家藤崎慎吾的一篇小说《萤女》,并说“特别有意思”,这篇小说结合了日本轻小说及日本推理小说的模式,“用特别科学的方式,非常科学地建立在科学论文之上的想象,构建出来的一个内容”。
?
科幻作家赵海虹发言。
吴霜推荐的是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它是电影《疯狂外星人》的原著,但原著和电影完全不一样。她喜欢上科幻并痴迷科幻就是因为这篇小说。“小时候不懂事,只能做到尊重老师,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没有发自内心的觉得老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篇小说把老师的职业放在宇宙的层面,用文明传承的角度去表现时,当时我很震撼”。
科幻作家谢云宁2003年大学三年级时读到美国科幻作家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当时《科幻世界》连载了这部小说。他读后非常震撼,用小说里面的一句话形容就是“一条鱼怎么能想象出坐飞机里的人的感受”。“20多年过去了,弗诺·文奇的小说都进入中国市场,令人欣喜。”
科幻作家刘洋开始写作之后,看科幻小说的视角从以前单纯的欣赏变成学习,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写,如果自己来写从这个角度要怎么推进等,所以他选评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头环制造者》是从创作的角度来出发来分析的,“主要是从他的设定去分析。科幻小说里面有很多的设定,我发现菲利普·迪克经常不管不顾地向读者抛出一个又一个设定,这种设定的呈现方式有什么好处、和其他科幻作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我对此做了分析”。
科幻作家江波推荐的是美国作家雷·布雷德伯里的《霜与火》,“他的小说非常有艺术性,同时他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就是把人的一生浓缩在短短的8天里,从婴儿开始,然后经历青少年、成年到最后的衰老,故事很有意思,虽然只是在8天中发生的,却突然有了一种史诗的感觉”。
?
活动现场作家合影。
作为《想象科学》一书的主编和论坛的组织者,飞氘是第一次参加世界科幻大会,作为一个科幻迷,他想象中的世界科幻大会,就是一个来自不同国家、各个地区、说着各种语言的科幻迷一起交流他们对科幻的热爱。
“今天中国科幻发展得比以前繁荣兴旺很多”,飞氘表示,其结果给人们带来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在这个非常好的契机和发展的时代,最期待的是不断地看到好的科幻作品被创造出来;二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被创造出来的前提,是我们对于已经影响了很多代人的、伟大的世界各地的科幻经典的阅读、学习、模仿、借鉴和超越。“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还需要更多地对世界科幻学习和借鉴。”
?
现场提问。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