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8 12:29:11
选择字号:
董家鸿院士团队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

 

近日,记者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获悉,该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团队研发的“远程数智化临床研究技术平台”亮相第7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并斩获金奖。

当前,全球药械创新研发领域存在如人工成本高、流程效率低等多重瓶颈,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董家鸿院士的指导下,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数智健康创新中心、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团队及医疗科技公司紧密合作,研发了NeuroFusion算法、DataDeno架构以及TrustShield技术,并以此为核心开发“远程数智化临床研究技术平台”。

该平台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可信计算技术在医药临床试验中进行创新应用,进而实现了临床受试者的远程智能招募、病历数据智能转录以及科研数据的深度信息挖掘等。平台基于超量参数医学领域大模型,能有效地将原始的临床源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智能识别,其采用的基于多中心分布式存储与区块链记账技术可加强数据安全性和隐私,MachineTrust技术则突破了传统数据孤岛问题。通过利用远程智能技术与虚拟化平台,平台推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远程/混合方式的临床研究及药械试验,为全行业贯通了数智化临床研究的“高速公路”。

自2021年至今,在北京卫健委和药监局的指导下,由清华大学作为技术设计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作为试点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作为安全保障机构,全北京市开展“远程数智化临床研究平台”项目试点,推进基于数智化技术的远程访视、病例数据自动脱敏转录、远程监查等临床试验及研究试点工作。目前,已支持完成该院Establist肝癌降期、PD-1治疗食管癌等10余项创新药物临床研究。

据悉,该平台项目已推广至清华大学附属华信医院、玉泉医院以及多家三甲研究型医院,并与10余家头部医药研发单位合作。未来将继续拓展合作到北京市6个区10家三甲医院,以及全国50多家合作医院和头部创新医药企业,助力形成全国临床研究数字经济的新态势,为医药临床研究开创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