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0/30 20:16:37
选择字号:
土壤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库研究获进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环境研究室在土壤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奇表示,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微小波动将可能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全球碳平衡产生重大影响。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固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团队最近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在土壤碳循环、土壤-根系互作、土壤微界面重金属化学行为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强调了NanoSIMS在揭示土壤铁矿物与有机碳互作机制方面的应用潜力。此外,团队还综合应用核磁共振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粒径为250-2000μm的土壤团聚体中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下降,而粒径为53-250μm的土壤团聚体中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论文通讯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义纯表示,该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土壤微观界面中铁矿物与有机碳互作机制提供新线索,并对提升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土壤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库认知具有积极作用。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项目、广州市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7257

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3-03532-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