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30 23:12:11
选择字号:
张文韬:做科学家的贴心人

 

在科技事业发展的“幕后”,有一个群体鲜为人知,但却不可或缺,他们就是科技管理和服务者。

为工程科技事业奋斗多年,张文韬把自己视作为科学家的“服务员”,“最大程度为科学家发挥才智创造环境和氛围。”

从科技扶贫,协助院士“啃下”深度贫困县脱贫“硬骨头”;到抗击疫情,组织协调500多位院士专家为我国抗疫提供科技支撑;再到日常工作生活,主动作为、全力落实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总要求,作为中国工程院三局医药卫生学部办公室主任,张文韬被院士们称为“得力助手”。

前不久,张文韬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3000多公里的“奔赴”

2016年秋天,接到要前往云南澜沧县挂职的命令,张文韬很快便收拾行装启程了。早上6点从北京出发,跨越3000多公里,途径普洱市,第二天中午才到达澜沧县。

澜沧县,全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当地的拉祜族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国家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1.17%。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把澜沧县脱贫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中国工程院,张文韬此行的目的就是“科技扶贫”。一路蜿蜒盘旋、满目大山大寨,张文韬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中国工程院最大的优势资源,是院士专家。”如何发挥院士专家们的科技力量帮助当地脱贫,成为张文韬脑海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到驻地,张文韬没有停歇,马不停蹄深入澜沧县所有村寨开展调研。利用三个月时间,张文韬几乎走访每个村寨、遍访每户人家,因何致贫、人均收入、家中人口......每到一处,他便详细记录调研情况和思考,密密麻麻记录了一沓厚厚的笔记。

借助科技力量,一定要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张文韬与一同在澜沧驻点扶贫的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多次商议,该如何找到致富之路?

最初那几天,张文韬印象深刻,他们找了一块儿样方做试验,第一步需要打垄,为了打直线,他们随手从旁边的树上掰断一个枝条,去掉枝叶,削成上细下粗的短木棍插到田地里用来固定绳子,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倒插的竖条居然发芽了!

“这说明这个地方土壤有机质好,气候、水分也好。”这个优势,张文韬在调研中得到了证实,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澜沧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人均可利用土地多、种植条件好,拥有“边陲宝地”之美誉,他感慨道,“老百姓真不应该过穷日子。”

通过与朱有勇及其团队深入探讨,一条发展产业思路在张文韬头脑里逐渐明晰——因地制宜,培育一批林下有机三七、冬早蔬菜等产业。

谱写科技扶贫“三部曲”

思路有了,可另一个问题来了,老百姓会认可么?

“一开始,大家的理念、想法确实不同。”张文韬是第一位从云南省以外到此挂职的扶贫干部,压力之大不言而喻,“想干事儿,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

张文韬一面反复沟通,一面决定带部分当地人“先干起来”,让当地老百姓们亲眼看到,他们真的是来提供帮助的。

张文韬陪同朱有勇近一个月的“连轴转”,找到了仅有几亩地的适宜示范样板,并经过两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产业规模:澜沧林下有机三七产业从无到有,并发展到5000亩;冬季马铃薯从100亩示范发展到推广示范3200亩、辐射带动5000亩;冬早蔬菜建立了占地100亩的现代化示范基地,通过“种苗繁育+生产示范”,有力带动全县发展蔬菜产业,有效拓展了老百姓的致富路。

这是张文韬谱写的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的“第一部曲”。

一时的扶贫并不能彻底摘除“穷根”,张文韬意识到:扶贫关键要扶智。

当时,澜沧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素质性贫困已经造成该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根据当地实际,依托“娘家”中国工程院的科技优势,张文韬奏响了科技扶贫的“第二部曲”——针对人口素质短板,把“扶智”作为定点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同朱有勇院士商量,依托澜沧职业高中,面向全县培养农民技术员,招生对象是当地农民,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只要想脱贫致富都可报名参加。

每年夏末初秋,就会有数百名村民从澜沧县各村寨赶来,身着迷彩服跟随院士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禽畜圈旁,接受为期100天的从开垦、种植,到开挖、收获等全过程手把手地指导,“毕业”成绩则是用所学作物的种植产量和所饲养畜禽的生长情况来说话。

学成脱贫的人越来越多,学员从2017年的4个班、240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10个班、600人,如今还在不断增长。

张文韬感到很欣慰:“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一家人带动一村人,学员们成为一颗颗‘种子’洒遍澜沧大地,成为脱贫致富的希望。”

科技扶贫单靠个人力量并非长久之计,怎样把高层次人才引入澜沧,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这也是张文韬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张文韬续写了“第三部曲”:配合朱有勇团队,引进“娘家”人才、技术,在澜沧县设立首家“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带动了100多位院士专家加入“扶贫大军”,助力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让群众切实过上了好日子。

当好“螺丝钉”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给回到北京一年多的张文韬的第二次巨大挑战。

“疫情很严重,中国工程院主动担当作为,组织院士投身到抗疫防疫工作中是当务之急。”张文韬认真贯彻院党组部署,组织发动院士积极投身抗疫、针对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及时为中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张文韬协调组织钟南山、王辰、张伯礼、李兰娟等院士专家350余人次形成180余份疫情防控建议;组织院士专家100余人次完成11次上级紧急交办任务。多项高质量建议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及时应对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他还积极协调联络多位院士,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抗疫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非常紧张。”张文韬坦承,那几乎是一段“不眠不休”的日子,那段时间里,他从未在太阳落山前离开过单位。作为距离抗疫工作“最近”的医药卫生学部,许多个晚上,他和同事们就住在办公室,累了就到隔壁办公室的沙发躺一会儿,冷了就用羽绒服盖在身上。

他的工作琐碎而繁多:需要与院士们详细沟通和多次讨论应对措施细节;为了及时汇总整理和上报院士们的建议,要一直守在电脑前收发院士们的邮件并迅速整理和编辑;作为具体的联络人和经办人,他必须做好院党组和院士们之间上传下达的纽带,确保有关决策部署能完整准确贯彻落实到位。

除了中国工程院内部工作,张文韬还需要与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密切合作,完成应对疫情科研攻关组、中医药专班等部际合作工作。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总是冲锋在前的张文韬,带领同事们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的中国工程院应对疫情专项工作组,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授予“中国工程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还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荣誉并非张文韬所最为追求的,在他看来,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院士们值得尊重,“能为科学家服务很光荣,我要当好一颗坚固的螺丝钉,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日常工作中,张文韬往往要服务一百余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院士。他努力做好院士们的参谋助手,充分发挥院士们在学术研讨、战略研究、科研攻关等方面特点特长,做好个性化服务,院士们有问题找他时,他都会全力以赴认真落实;关心照顾每一位院士,每逢院士生日,他都会主动送上祝福;有院士突发疾病,他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帮助寻医问药......

在工程院工作16年,张文韬忠实履职尽责、忘我工作,还得益于背后家庭的支持。

“爱人给予了我全力的支持。”张文韬充满感激地说,在抗疫最繁忙的时候,自己常常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利用周末的半天时间,妻子带着他和孩子到公园逛一逛,“那是唯一让我放松的事。”

这个和谐友爱的家庭也得到了“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的最高赞誉。

荣誉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张文韬说,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先锋队,而作为院士们的“服务员”依然是任重道远。“在工程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征程上,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帮助科学家们把科技创新落到实处,服务国家,这是我最期盼的。”

image.png

澜沧县冬季马铃薯丰收了(受访者供图)

image.png

张文韬(第一排左一)与林下有机三七班的老师、学员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