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晓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30 11:20:26
选择字号:
为什么说“高龄”大学生不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最近,52岁的鲁新林走进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该校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新生。对此,有人质疑鲁新林这么大年纪还来上大学,是“浪费教育资源”,他应该把上大学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这一质疑听上去既简单又直接,我们可以将其简称为“浪费论”。该论点的背后也有着理论基础的支撑,以及一些未言明的前提。我们需要一一进行分析和梳理。

人力资本是指人通过参与教育和培训而凝聚的知识和能力,其在“未来”能增加个体的收益并促成宏观经济的增长。在现代社会,相比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更高的回报率。在鲁新林的事例中,“未来”这个时间概念便是“浪费论”的关键。

52岁的鲁新林预计55岁大学毕业,假设其60岁退休,他未来工作/劳动的时间只有5年。与他同时入学的18岁同学A在毕业时只有21岁,离60岁退休还有39年。单从“未来”的时间长短比较,在教育收益率相同的前提下,与投资给18岁的少年A相比,投资给52岁的鲁新林确实会让人们觉得是“浪费”。

此外,“浪费论”中还隐藏着三个并未言明的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同学A在未来39年工作中,会一直持续使用其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他的工作岗位不会变化,不会晋升,也不会失业和迁移。同时,他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技术不会变化,甚至外部世界也没有很大变化。只有这样,同学A才能持续工作39年。

然而,在当下这个科学技术快速迭代进步的人工智能时代,A同学未来使用的机器和技术肯定会有进步和变化;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化受阻的大背景下,外部世界没有很大变化的前提也难以成立,A同学必须持续学习以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在工作中,A同学很可能失业,然后再找到新工作,也可能因为在工作中的成绩突出获得晋升,因而需要学习之前在大学中未曾学习过的管理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A同学一生中的学习可能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短期进修、岗位培训,也很可能需要再返校园,面对面地学习全新知识。

把A同学的漫长生涯如此展开后,我们会发现,今天52岁的鲁新林只是处于A同学未来人生的一个阶段而已。让鲁新林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也意味着让未来52岁的A同学有机会重返校园。从这一点看,“浪费论”所质疑的对象其实也包括了18岁的同学A,甚至包括了我们所有人。

第二个前提是“浪费论”没有考虑创新和创造。创新和创造与时间长度的关系并不直接,颠覆性创新的时间特征反而是没有长度的“瞬间”。假设A同学在未来39年工作中没有什么创新和创造,但鲁新林在未来5年的工作中却有所创新,那么鲁新林的5年其实比A同学的39年更有价值和意义。

据报道,鲁新林年轻时曾经专科毕业,这次再次入校学习,是在第二个专科专业学习。55岁毕业的鲁新林将有一个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新视角。鲁新林已工作多年,并已经积累了很多难以言说、无法表达的上手经验和缄默知识,这些知识和技能将被他带入新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

对于已经52岁的鲁新林来说,其学习肯定不同于同学A——“内卷”对他而言早已丧失了价值,知识将发挥出本质的光芒。

此外,鲁新林连续工作多年,这次重返校园,相对于过去多年的连续工作就形成一个时间“间断”。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他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全面反思。短期而言,一个人一年到头都在劳动,甚至终其一生都在持续劳作,劳动就仅是“劳——动”。促使劳动的教育意义发挥出来,特别需要时间间断。可以说,相比于同学A,鲁新林更有创新潜力。

第三个前提是“浪费论”完全将鲁新林当作了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但在工作之外,鲁新林还是家庭中的父亲、社会中的成员;在职业之外,他还在持续探索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他的存在本身对周围世界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影响将显著地发挥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其范围和价值难以用“收益率”度量。鲁新林影响的时间也不仅止于60岁,还可能更长。

以上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确认,鲁新林没有浪费什么教育资源,他对教育资源的利用不但正当,而且有着扎实的潜力。“浪费论”的基础完全建立于沙滩之上。

“浪费论”之所以发生于当下,是因为高校中的“高龄”大学生仍然稀缺。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视角下,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系统还存在缺陷,需要持续建设和改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吴遵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目前,成人学历教育的拾遗补缺任务已基本完成。在战略上认识到这一点,未来改革方向就会清晰而明确——成人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管理的责任应该逐步转移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建议更名为“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司”)领导和负责,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可以适时与高考合并。高考中,“高龄”大学生应该适当加分录取。本科学历教育中,按照完全学分制修读的非全日制学生规模应逐步扩展。只有这样,社会中的“高龄”大学生才会越来越多,直到我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