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5 15:05:42
选择字号:
北京朝阳科学家会客厅举办先锋对话活动

 

“做光刻机实在是太难了,但‘卡脖子’不会‘卡’死我们,时间在我们中国这边!”“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勤奋,做学问要踏实!”近日,2022年北京朝阳科学家会客厅科技人才成长平台——“朝阳·开讲”先锋对话活动在线上线下举办,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陈宝钦回顾了自己60年亲历国家光刻技术发展的科研人生。

411670223149_.pic_hd_副本.jpg

陈宝钦作主题演讲。主办方供图

讲起上个世纪60年代参加劳动时意外被百十斤的冰冷粪水浇头,参加工作队吃两年树叶体重只剩下96斤,70年代负责电子束蒸发工艺承受超量伦琴射线,身体造血功能严重受损的人生坎坷,陈宝钦的语气中没有抱怨,反而认为自己的人生格外厚重。“甘当攀登科学高峰征途上背氧气瓶的营员,甘为祖国建设大业中的铺路石子和一砖一瓦,甘做国家伟大工程中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退休之后,陈宝钦投入到自己热爱的科普事业中,科普对象从三四岁的娃娃到九十岁的老人。他认为,这辈子能够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半导体、微电子、微光刻技术科研,培养研究生和给青少年做科普,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平时做科普讲座,陈宝钦总是会习惯性地带着一大袋子道具:沙子、宝石、魔方、集成电路芯片……他对魔方情有独钟,这次陈宝钦也把魔方带到了现场。他希望大家通过玩转魔方能够感悟到,探索钻研、挑战自我、求知自信和绝不服输的精神是可以通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训练培养出来的,要树立起“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信念和信心。

对于未来,陈宝钦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把兴趣和职业结合到极致,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不惧未知和挑战,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北京朝阳区科协主席冯守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邀请科学家讲述自身科研经历,向青年科技人才传达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感召青年科技工作者追随前辈的脚步,在科研之路上坚守初心,面对逆境勇于突破,面对变化敢于创新,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优秀人才。

本次活动由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报社承办。

据介绍,2022年北京朝阳科学家会客厅活动聚焦朝阳区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搭建顶尖人才汇聚、科技人才成长、科技成果助推、科学文化传播、决策咨询智汇和国际合作对接等6大平台,策划实施“朝阳科学荟”科学演讲、技术路演——朝阳数字经济专场、“朝阳开讲”先锋对话、“共享国际智慧 创新合作模式”研讨会、“朝阳坐标系”人才汇聚专场、“新专精 智未来”沙龙等6场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国际国内科技组织和人才交流互鉴,服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