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28 11:03:10
选择字号:
百年学会与党同行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强基固本跟党走 创新实干立潮头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中国科协网开设“百年学会与党同行”栏目,选取9个拥有百年历史的全国学会,展现百年学会拥护党、热爱党、忠于党、追随党的成长历程,记录他们坚持把科学交给人民,用科学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历史的底片定格在1912年。这一年,在广州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以土木工程师为主体的工科学术团体、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前身——中华工程师会。1953年9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恢复重建。

109年的沧桑历练,109年的凝重沉淀,是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峥嵘岁月,是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是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气魄,是励志笃学、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执着追寻、创新实干的足迹深深印在中华大地。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始终与党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与党和祖国的发展同向同行。

几经沿革 奠定学术发展基础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启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旅程。工程技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学成回国,成为推动我国工程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1912年,本着更快发展中国工程事业的宗旨,“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在广州创立中华工程师会。随后,颜德庆、吴健在上海创立中华工学会;徐文炯等在上海发起路工同人共济会。这3个团体,虽名称和组织略有不同,但共同的宗旨是发展工程技术,广集工程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遂共同倡议三会合并组建新会,定名为中华工程师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前身,这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土木工程师为主体的工科学术团体。

1.png

1913年,詹天佑(中)与中华工程师会部分会员合影

1913年8月,“三会”会员在汉口召开成立大会,拟定会章30条,规定宗旨为三大纲:一为制定营造制度;二为发展工程事业;三为力阐工程技术。并规定工作办法五则:一为出版以输学术;二为集会以通情意;三为试验以资实际;四为调查以广见闻;五为藏书以备参考。为突出学术组织的特性,中华工程师会又更名为中华工程师学会。

彼时,一批在美国学习工程技术的中国留学生、实习生也深感组织新的团体对建设祖国的重要性,便于1918年在美国成立中国工程学会。由于该会与中华工程师学会的宗旨与事业、会员构成及条件日益接近,随后两会正式合并组建中国工程师学会,并作出决议:以最早创建工程师团体的1912年,为统一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创始年。

学会的前辈深知土木建设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之际,以工程技术救国为宏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中华工程师会成立之初,便于当年年终出《报告》1册;1914年改为《中华工程师会报》(月刊)。詹天佑会长亲订征文条例并个人捐助办刊达5年。为统一工程名词,他还领导编成《华英工学字彚》。

此外,中国工程师学会还曾创刊《中国工程记数录》,编有《中国名人录》,编印《钢筋混凝土》《卫生暖气工程》《工程单位精密换算表》等专业参考书。这些期刊对宣传近代工程技术知识、促进工程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截至1948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共计发展团体会员129个,先后举行15届年会,为中国土木工程事业发展奠定了学术基础。

守业笃诚 在艰难中执着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逐步恢复与发展,土木建筑工程全面兴建,广大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希望组织起来,交流经验,普及与提高土木工程技术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1953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恢复重建,同年9月,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大会,并选举产生了以茅以升为理事长的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理事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历史自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png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53年9月24日重建,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茅以升理事长(左八)与全体代表合影

这一时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活动的中心是围绕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合本学科的发展,组织学术报告与交流活动。特别是结合各届学会代表大会举办的大型学术年会,成为学会交流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1956年11月举行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土木工程学者们结合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工程项目、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1962年8月30日至9月7日,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同时举办第二届年会,年会以工程结构安全度为主题,同时举办了土木工程图片展。

3.png

1962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学术年会停办。尽管如此,这一时期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各地方学会的技术交流及普及活动继续开展,采取讲座、座谈会、技术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仍然比较活跃。

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历来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中国科协的统一领导下,学会历届理事会都设有科普工作委员会,研究安排学会的科普活动。1963年,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专门讨论了学会科普工作。组织编写了科普小册子18种、普及资料8种、广播稿6篇,组织创作科普电影脚本一部。同年8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向中国科协推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代替木材修建农村住宅”列入1964年科普影片选题。

与学术会议一样,学术书刊与编辑出版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开展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与园地。创刊于1954年3月、由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的《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同时,学会各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截至1966年,全国已有117个省、市级土建分会,土建会员发展到2800人,是学会建立初期会员数的近6倍。

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虽然国内活动全部终止。但在国际交流方面,在茅以升理事长的积极努力下,仍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国际联络工作,发挥了学会作为国际民间交往主渠道的作用,也为后来学会的对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孜孜以求 迈向发展快车道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推动了全国科技工作的蓬勃发展,开启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党领导下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也获得了新生与成长。

4.png

1984年12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1978年8月1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正式恢复活动,专业委员会和地方学会组织迅速恢复起来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也给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创了新局面。

大音希声扫阴翳,拨开云雾见青天。在恢复活动以后的6年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共召开58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举办了15次专业学习班。同时,积极恢复和参加国际学术组织,进一步扩大同国际学术组织的交往。学会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国家相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了双边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此外,学会还积极推荐中国专家学者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职务,扩大中国影响。

学术出版物始终是扩大学术传播、交流学术成果的重要手段。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刊物——《土木工程学报》于1980年5月复刊,按季出版,学报选登论文以反映中国土木工程的学术水平,着重实用,为四化建设服务为原则。

5.jpg

1993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创建80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及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科协领导与出席大会的全体代表合影

为继承和弘扬詹天佑先生爱国敬业、奋斗创新的精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1999年设立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詹天佑大奖),旨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和引领土木工程的创新发展,该奖已成为中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

詹天佑大奖每年评选一届,每届评选获奖工程30项左右,至今已先后完成18届评选,共有524项土木工程领域杰出的代表性工程获得表彰(其中港澳地区12项、海外地区9项)。

6.png

1993年,创立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专项基金。2001年4月,基金管委会召开管委会会议审议年度工作财务报告

争创一流 逐土木工程强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汇聚专家智慧,在新的发展阶段,用新的理念与技术,推动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向现代工业化、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项目和课题研究、团体标准编制及管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政府部门中心工作,服务行业发展,服务会员需求,引领土木工程行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充分发挥了学会在行业中的学术引领作用和行业专家智库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人民高质量生活的需要,也是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而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精神要义,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学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是助力土木工程行业基础研究,重大科技应用成果突破,推进行业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二是重视人才培养,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发展,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面向未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首先要发挥学会广泛联系专家的优势,建设一支高水准的土木工程行业专业智库,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智慧,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也为解决土木工程行业重大科学基础问题和应用难题服务;其次要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研究分析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丰富完善学术活动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学术活动影响力;最后要不断完善科技奖励、成果评价、标准制定以及咨询服务等工作,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和人才成长。

勇立潮头风正劲,乘风破浪好扬帆。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拓进取,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充分发挥学会优势,不断创新发展,为谱写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为土木工程科技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图片均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提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