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26 15:29:46
选择字号:
智慧·健康·碳中和:国内外大咖这样阐释其内涵

 

“智慧·健康·碳中和”,相互联系、有机结合,事关全球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和价值追求,也是当前创新和产业的热点方向。

2021中关村论坛以此为年度主题,与全球化时代脉动同频共振,呼应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契合全人类的共同关切,彰显开放包容合作胸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在9月25日举行的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来自国内外大咖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命题,畅所欲言,金句频出,深入阐释“智慧·健康·碳中和”主题要义。

2021中关村论坛主题为“智慧·健康·碳中和”。郑金武摄

“智慧”激发增长新动能

“数字经济是全新的发展思维和模式,有大量的新课题、新范式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会上表示,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将进一步带动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全面崛起。

2021年7月,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在北京动工,这是一个年产能达1000万台高端智能手机的全无人和“黑灯”生产工厂。“随着数字经济持续深化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进一步提升效率、推动制造业革新的关键。”雷军深刻意识到,“智能制造将成为数字化生产的主流趋势。”

“区块链技术所产生的价值,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所连带的模式创新,利用区块链的协作、共享机制,可以让企业之间快速、灵活、广泛协作,共同增速提效。”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机研究院院长董进认为,底层核心技术创新,将赋能未来数字经济发展。

2021年初,微芯院牵头发布了全球首个软硬一体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长安链,可提供硬件级的隐私计算方案,实现芯片级的“数据可用不可见”。董进的愿景是:“长安链协作网络将不断的连接各行各业,通过促进数据共享,加速行业之间的业务协同、价值协同,产生新的数字经济新业态。”

银行等传统行业,正是因为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加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金融功能开放、系统开源将是大势所趋。”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表示,“表面上看这只是金融脱媒,实质是技术加持下的金融深化。”

比如,借助区块链将线下资产映射上链,基于分布式的网络达成交易,可以做到个人自助操作、信息不可篡改、合约自动执行,金融功能走向智慧化。“从趋势看,智慧金融渴望成为金融一个全新的业态。”田国立表示,科技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提升了金融的效率和能级,改变了传统金融运行的底层逻辑和商业模式,乃至重新定义金融的功能和范式。

2015年图灵奖共同得主、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名誉教授马丁·赫尔曼指出,公开密钥加密技术改变了世界。但在发展中,“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密不可分,国际科学家应该加速和深化国际合作。”

“网络安全就是人类安全。”面对数字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2015年图灵奖共同得主惠特菲尔德·迪菲表示,网络空间是当代社会的基础,有很多的竞争,会有人利用网络来互相攻击。“所以要进行合作,共同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

“健康”保障人类高质量生活

时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人类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

面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层出不穷,突破感染不断发生的急迫形势,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在会上指出了两条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的路径:一是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二是全新的、避免免疫逃逸的抗体药物。

“如果条件允许,第三针的最佳接种时间,是在接种第二针之后的6个月,效力至少可维持9个月。”他表示,“接种第三针加强针,即使在接种灭活疫苗第二针12个月以后,仍能在7天内唤醒免疫记忆,能有效抗御‘德尔塔’变异株。”

谢晓亮还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虽然变异株使很大一部分中和抗体完全失效,但是我们已经研发出一个全谱、足以抵抗所有现存变异毒株的单个(而不是配对)抗体药物,同时能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

在我国,中医抗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相关文字记载总结了很多经验,评价了很多药物。“这是能够用中药抗疫的基础,也是我们的底气!”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会上表示。

在武汉抗疫期间,张伯礼等人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中医在各个阶段都发挥了作用,对于早期普通性患者,中药单独治就可以把它拿下来,重症则中西医结合救治。“西医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至关重要,这是保命的;同时中药积极配合,对于一些关键的病理环节,中药能够帮助解决问题。”张伯礼呼吁,在传染病相关防护规范中,要积极把中医加进去。

“没有什么比医疗保健领域的创新更令人兴奋了!”拜耳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官沃纳·保曼在会上表示,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科学界做出了不可思议的快速响应,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沃纳·保曼看到,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和生物革命正在迎来巨大机遇。“我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创新精神。”

“碳中和”引领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做出了“3060实现双碳”的庄严承诺。“尽管各国的历史责任、国情、发展阶段、发展能力各有不同,减排的目标有所不同,但实现的路径大同小异,都是要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采取加速低碳、零碳转型的政策措施。”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说。

在未来十年,各国都将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循环经济、碳普及利用和封存等低碳、零碳、复碳技术。这将带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国际竞争。

作为科技创新标杆企业的华为公司,正在从“双碳”行动中获益。“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之下,绿色发展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共识。”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会上表示,未来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例将达到50%。

为此,华为公司“第一是促进ICT行业自身的低碳发展,第二是促进各行各业的低碳发展,第三是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传统能源的数字化”。胡厚崑介绍,例如华为通过节能技术的创新,把ICT产品的能效不断提升和优化,以一个规模为1600个机柜数据中心为例,他的PUE能够降低12%,这意味着一个数据中心每年可以节省电力达到800万度。

“谁能够顺应大势,有战略定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持续加大研发的投入,就能够将气候变化的挑战转变为绿色低碳转型的机遇,将减排的负担转变为竞争和增加就业的优势。”解振华指出,“双碳”目标,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市场与合作的潜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