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端鸿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1/8/12 11:23:45
选择字号:
硕士研究生的“研”字底色亟待增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发起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习与发展调查发现,硕士生的课题研究能力还有很大提高空间,硕士生的“研”字底色仍不够鲜明。

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不足、研究能力不强,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第一,创新是衡量研究生素养的核心要求,科研训练不足意味着创新人才培养缺乏基本的环节和条件。第二,硕士研究生科研经历不足,意味着科学研究与硕士生人才培养是相分离的,科教融合的功能没能发挥,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严重不足。第三,硕士学位是通往博士学位的阶梯,硕士生研究能力不强会严重制约博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制约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

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的载体是课题,关键是导师。学生只有在导师的指导下,较为系统地、持续地从事课题研究工作,接受学术训练,产出科研成果,才能够真正成长为具有科研潜力的创新人才。导师要对学术前沿问题开展跟踪研究,努力开拓创新,跟研究生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从国际顶尖人才培养的经验来看,让硕士生尽早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在创造性的科研训练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有助于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互相支撑、互相依托、相得益彰的局面。

从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的经验看,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呈现出“组织化生存”的特点。来自不同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多样性的课题组当中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小的课题组只有几个人,大的课题组则上百人。导师、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共同组成一个课题组,以组织化的形态共同完成各种课题研究。硕士研究生一般从事较为初级的研究工作,但是通过跟导师、科研人员和师兄师姐们的合作,可以在科研过程中充分经历研究性的学习,甚至做出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我国硕士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大学原来都是纯粹的教学型大学。即便是很多顶尖研究型大学也都是从教学型大学转型而来,甚至有些“双一流”高校还没有完成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不少高校的硕士生导师过去都是教学型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非常有限,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经验不足,在硕士点获批后才开始参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自然无法带领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20多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持续高速增长,科技创新工作越来越向高校集聚,这有助于为更多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的特征。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虽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强调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更加侧重学术研究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轻易放弃“研”字底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注重行业、职业和应用的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也就是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会更加注重专业实习实践和挂职,但并不意味着就会忽视课题参与和科研经历。

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当成为“科研—教学—学习”相互融合的过程,培养单位要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设置,不断提高导师指导水平,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者系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