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31 18:14:24
选择字号: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看点
专家热议如何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网络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特大暴雨洪水肆虐亚欧多地……一方面,人类面临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诸多全球性挑战;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萎缩约5%,创下历史新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极不平衡。

在新冠疫情、经济低迷、逆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世界大变局下,国际科技共同体将何去何从?科技社团如何发展与治理?在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围绕“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网络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共同体”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1.png

论坛现场。

超越局限 探索真理

面对如何以科技创新应对这些共同威胁和挑战,如何加强合作互信并共同采取行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超越局限、探索真理,是科技共同体的重要使命。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尽管公众普遍信任科学家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但并不意味着科学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首席执行官苏迪普·帕里赫在讨论中说,“当前,科学与日常生活仍相距甚远。比如,科学家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和交流,这也使科学脱离了公众视野,有时可能会失去公众的信任。科学家必须谨记,不仅要对科学研究和自己的事业有责任,同时也要对公众负责。‘科学家的劳动成果应广泛分享,而不是留在实验室里’。”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首席执行官范纳杰认为,工程和技术不仅要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还要给不同学科、不同关注点的人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真正提升技能”。

论坛上,专家一致表示,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驱动力,科学的价值观是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始终把发现自然和增进人类福祉作为不懈追求,是科技共同体坚持的价值与信仰。

坚持开放信任与合作

科技共同体为了完成自身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开放、信任与合作。

近年来,中国科协积极支持所属全国学会的国际化发展,鼓励与国际同行深化互信、交流与合作。今年,中国科协特别设立开放合作示范专项,引导全国学会加快建设开放组织、开放平台和开放机制,不断提升开放合作能力。

苏迪普·帕里赫提出,信任是任何关系的基础要素,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要共同加强对科学的信任。美国和中国科学家之间的同行关系对世界的未来至关重要,希望在诚信和尊重彼此及科学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起信任关系,相互合作,为决策者带来解决方案。

早在2008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就与中国科协签订协议,为科技界分享知识、创造知识提供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也与中国科协建立了非常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加强工程师专业能力建设、建设科技期刊和国际交流方面不断深化合作。

近年来,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与中国科技社团联合开展科技奖励与标准研制,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学传播。“IEEE在中国的使命就是服务好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支持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最终为中国及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IEEE亚太地区高级总监华宁说。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秘书长丹·多纳也表示,国际合作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这是达成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实现国际合作,不仅需要政府和行业持续的支持,还需要科学界的协调行动,特别是在新兴技术领域,迫切需要我们制定出通用的全球标准,以实现新技术的全球化应用。

促进国际交流与数字化转型

推动多元包容、开放合作的网络建设,国际科技交流与数字化转型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2.png

高端对话。(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科协提供)

充分的国际交流依赖于世界信息的平等获取,服务于全球科学资讯传播的平台EureKalert,美国92%的高等学府以及25%~50%的全球顶尖大学都提交过科技新闻内容。

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编辑及内容经理马乔伊介绍,2020年以来,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和日本的内容投稿有大幅增长。去年EureKalert收到的中国科技新闻稿件是2015年的20倍,同样,来自日本的新闻稿件数量在过去五年增长了两倍。中国和日本参与国际科学交流的热情正在持续增长,这个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和日本许多一流科研机构向世界发布科研成果信息的主要渠道。

“希望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能够发布更多来自亚洲的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把中国对疫情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全世界。”马乔伊表示。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对中华医学会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成为中华医学会多年来数字化转型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姜永茂表示,过去20年,中华医学会的100多份科技期刊构建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的数据库,论文数量达到了100多万篇。

“正因为具备了这种条件,疫情发生短短一周内,中华医学会旗下的杂志就收到了大量稿件,”姜永茂提到,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协等单位的支持下,期刊的新冠肺炎科研成果专栏升级为了国家级的新冠肺炎学术交流平台。

此外,姜永茂提到,受到疫情冲击,许多学会组织的国际会议由线下改为线上。中华医学会2020年共组织召开了100场线上学术会议,全球参会人数达到了80多万人次。

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和进程,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张宝晨认为,这将对科技社团本身的运行方式、管理理念以及合作交流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张宝晨说,一方面,通过数字传播形式,学术交流活动的成本大为下降,效率大为提升,使得社团服务科技工作者如虎添翼;另一方面,数字化手段也具有碎片化、平台分散化的特点,尤其在科技传播中,信息核实的成本变高,严肃的、深度的知识传达受到影响。

因此,张宝晨建议,科技社团要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而来的挑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