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30 21:01:59
选择字号:
让科学家和企业家“供需”匹配

 

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如何共同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在7月27日举办的2021科创中国·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此话题开展讨论。“科创中国”联合体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作为嘉宾出席论坛,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皓致辞。

殷皓表示,“科创中国”推出一年来,围绕“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三大目标,已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基础服务与交易平台,并广泛汇聚问题库、项目库、人才库,不断促进要素集成,开放融通,资源共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开源”是开放科学的核心精神在信息领域的体现,并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希望中国能够从‘开源大国’向‘开源强国’尽快发展,推进开放创新、协作创新,共建人类科技领域命运共同体。”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表示,探月工程的实施让我们探索出一条重大科技专项管理的道路。同时,探月工程研制17年,带动了一大批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科技发展的目的是应用,是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胡浩说。

在推进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无疑需要促进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当前的产学研合作,存在“聚焦需求不够、供给和需求错配、动力和能力不足”三个问题。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指出,科学的发现是发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是企业创新的基础,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共同灵魂是创新。

“因此,不仅要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也要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使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技术、创新的人才形成合力,才能够为产业发展带来强劲驱动力”。宋志平说。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分享了自己从教授“转型”为董事长的心路历程。他认为,转型要想成功、创业要想成功,心态的转变十分重要,同时也要找对人和资本。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认为,目前市面上的众创空间孵化器,相当大一部分是“二房东型”,中国缺少科技型企业的加速器。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指出,要想解决“卡脖子”问题,就要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起来,把薄弱的短板补上,打通产学研体系,把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起来。

本次论坛上,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活动正式启动。该榜单将聚焦“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资源环境五大领域的产业创新需求,推介一批先导技术,优选一批支撑试点城市重点产业的新锐企业以及服务重点区域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产学研融通组织,引导探索技术服务与交易的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