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2 18:04:18
选择字号:
让京城的鲜花开得更绚烂

 

每年的五一、国庆假期,京城的道路上到处是鲜花灿烂,色彩缤纷。这些道路上的各种新优园林植物及其栽培技术,很多都来自于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

依托北京市植物园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与北京市花卉有限公司和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工程中心,以花卉园艺产业化关键技术为核心,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生物技术和园艺技术,系统研究花卉新品种培育、特色花卉植物的开发利用、花卉园艺展示应用等工程技术问题。

工程中心主任、北京植物园原总工郭翎表示,工程中心将瞄准花卉园艺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推进植物园间物种资源、信息的共享与人员技术交流,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瞄准花卉园艺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展攻关。郑金武摄

瞄准产业关键

多年来,郭翎及其研究团队致力于园林植物的开发与研究,其中收集的海棠品种就有200多个。2020年,北京植物园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认定为国家海棠种质资源库,极大提升了工程中心的影响力。

“目前,花卉工程中心包含国际海棠品种登录工作。”郭翎介绍,“北京市植物园国际海棠品种登录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和“北京植物园国际海棠登录中心基本设施改造”项目顺利完成,提升了花卉工程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珍稀濒危植物的收集和保育,是工程中心的重要责任。尤其在兰花保育方面,工程中心人工繁殖近2000株珍稀兰花幼苗,并将其回归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迁地保育资源圃;工程中心还启动了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兰科保育研究项目,目前已开展广布小蝶兰、西南手参等的5种兰科植物非共生萌发实验和共生真菌分离纯化实验。

此外,工程中心内还开展了药用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关系研究,建立了多种兰科植物共生萌发体系。“我们完成了5种兰科植物菌根内生真菌多样分析,完成了铁皮石斛异胡豆苷合成酶基因 STR 序列结构及表达模式分析。”郭翎介绍。

“北京植物园植物活收集是首要任务。在核心种质收集方面,工程中心在2020年就从国内、外共引种281个种(品种),包括百合属、苹果属、蔷薇属、绣球属、狼尾草属、菖蒲属、栒子属等。”工程中心副主任刘东焕介绍。

此外,在花卉新品种的研发方面,工程中心培育出海棠新品种2个、玉簪新品种3个、鸢尾新品种4个、丁香新品种2个。此外“寒露紫光”、“紫霞傲霜”和“绚秋醉玉”等菊花新品种,正在扮靓京城。

通过研究驯化特色苗木,为人工景观增色添彩。郑金武摄

提升园艺技术

2019北京世园会在北京延庆举办。为协助世园会做好植物展示工作,北京植物园、工程中心多名专家组成了世园会布展小组,并专门承接了中国馆地下一层的中国珍稀植物展厅的展示工作,分四期集中展示300余种中国特色珍稀植物。

“这得益于工程中心在花卉种质资源方面的积累,也得益于工程中心在园艺工艺技术方面的提升。”刘东焕表示。

2020年,工程中心探索了绿绒蒿的露地栽培技术,摸索出了一套绿绒蒿露地栽培流程。郭翎介绍,在秋冬季将绿绒蒿盆苗放入冷库进行春化处理,3月中旬开始分批出冷库进行露地栽培,并采用特殊栽培措施,包括夜间防冻伤处理和白天遮阴加湿降温处理,“这样可以使绿绒蒿在4月下旬陆续现蕾,5月中旬开始开花。”

在创新施工工艺方面,工程中心共建单位北京市花木公司开发了花园小菊露地生产套盆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根区温度3~5℃,从而明显增加了产品的品质。

郭翎介绍,工程中心还一直致力于无公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工作,2020年在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方面,通过调查确定了杨树蚜虫的发生规律,越冬、越夏的习性,分析了生物、非生物诸多方面因素对杨树蚜虫危害规模的影响。期间,共采集、鉴定捕食天敌9种,寄生性天敌至少7种。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工程中心开展了“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在养老服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我们运用AHP评价模型进行康复景观植物评价,客观、科学地筛选出86种适宜在北方地区使用的康复景观植物;通过优秀案例分析以及多家养老机构的实地调研,对养老机构康复景观的要素进行测量、总结和分析,编制了《养老机构康复景观设计导则》及培训手册,填补了国内空白。”刘东焕介绍。

工程中心联合中国林科院开展的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园林植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也获得了显著的进展。刘东焕表示:“我们建立了100亩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和滴灌系统的园林植物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试验区,制定了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下四种植物的精准灌溉制度。”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目前,工程中心拥有1000多亩的繁育苗圃,负责优良资源的扩繁和推广,其中有40多亩的引种隔离苗圃,负责新优植物的引种和驯化。中心充分发挥苗圃的优势,进行新优园林植物、北方乡土植物以及中国特有野生花卉资源的引种、繁殖和推广应用研究。

“花卉工程中心积极拓展渠道,开展新优园林植物的推广应用工作,通过苗木推广,加快新优植物的成果转化。”刘东焕介绍,2020年,工程中心在京内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45亿元,京外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为2200万元。

2020年,工程中心在植物新优品种推广工作中,通过课题研究驯化的特色苗木,如黄色的败酱、紫色的三脉紫菀等花卉,以及难得一见的高山花卉总状绿绒蒿和桔红灯台报春等,应用到北京国际花园节上。

模拟华北山区野生植物混合生长的自然状态,结合植物的习性、花期和形态特征进行科学配植,工程中心还设计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花境景观,这个花境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城市中不常见的山花野草的浪漫。该花镜产品荣获北京国际花园节企业奖金奖。

此外,由工程中心优选的玉簪品种也应用到北京植物园、颐和园、园博馆、玉渊潭公园等,增加了北京城市林下地被的多样性,丰富了林下景观,对增彩延绿示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