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 16:45:20
选择字号:
黄河流域区域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仍需加强

 

黄河上游青海省贵德县黄河段               张行勇 摄影

黄河中游陕西省韩城龙门段                张行勇摄影

              黄河流域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张行勇摄影

黄河流域陕北黄土高原高山优质苹果产区              张行勇摄影

近年来,黄河流域省区加大了自然资源开采力度,促当地经济发展,使得该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但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显著增多,区域发展呈现高速而非高质量的发展方式。

西安理工大学吴艳霞教授等针对黄河流域因生态环境压力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问题,运用黄河流域9省区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区域内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存在发展不充分的现象,其综合水平指数整体较低;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为0.354~0.562,反映了该区整体上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情况在勉强可以接受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对外开放程度等会对区域耦合协调度产生积极影响,区域创新水平、产业结构体系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区域创新水平只是单纯的提高,并没有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致使其经济发展水平增速不足,且其耦合协调度难以提升。

为此,吴艳霞等建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应不断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区域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并协调和发挥好多种动力因素的叠加效应。

上述内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水土保持通报》。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3961/j.cnki.stbctb.2021.02.03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